顶部

电动汽车行业利好频出 充电设施备受企业热捧

  • 2015-11-24 09:41
  • 来源:新京报

摘要:记者就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比较,采访了多位电动车主和燃油车主,综合得到以下比较结果。因采访并非科学调研,结果仅供参考。

“充电桩建设协调难度大”

在充电桩上,数量匮乏已是不争事实。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日前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为超过12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车与充电桩的比例约为4:1,远未达到1:1的需求。

车桩比例不均衡,车主们不得不使出“奇招”。记者在走访时也发现,北京部分小区存在“飞线”现象,也就是将自家电线通过拖线板等设备延长到楼外停车处充电。其中,在朝阳望京某小区中,记者还看到了从6楼下来的“飞线”。

上述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居住小区停车位安装充电桩,属于新生事物,大多数居民对充电桩不了解,对物业服务企业奖惩机制未建立,导致部分甚至是多数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对安装充电桩不配合。

该负责人说,不配合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供电容量不足、不安全为由,拒绝电动汽车用户安装充电桩的申请。二是在充电桩安装及外线电源建设过程中,对停车位改造、小区路面开挖、电源线桥架敷设等工作不予以配合,导致小区充电桩无法安装或需要很长时间协调。

充电设备受追捧

尽管电动汽车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在卖力推动电动汽车产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王青曾在一次论坛上表示,2015年到2017年汽车需求见底。市场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和机构调整转变。人们习惯于将新能源汽车跟传统汽车比较,其实没有必要,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目标。

前述《指南》也在2020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新建充换电站、充电桩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划。

这并非政府第一次针对电动汽车发布指导文件,但是此前,政策热市场冷。现在,市场焦点从车转向了充电设备。有观点认为,仅充电市场就是千亿级别,更有人认为,市场规模不止千亿。

在政府表达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强烈意愿后,众多公司和资本开始跑马圈地,包括对充电设备的研发、销售、建设、运营等环节各有介入。仅资本市场上,充电桩概念板块已经经历多次领涨。A股中就有奥特迅、国电南瑞、特锐德、科陆电子、动力源、中恒电气等。

国家电网规划,到2020年累计建成公共快充站10000座、充电桩12万个,为公司经营区域368万辆电动乘用车提供公共领域充电保障。

中石化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今年早些时候,公司通过利用加油站网络布局充电市场。

充电设备主流厂家科陆电子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很早就进入了充电桩领域,能感受到行业正在从冷变热,销量从小变大。该负责人坚信,在未来三到五年,市场需求会有明显增长。

能科股份总裁于胜涛向记者介绍,已经与中石化合作,在北京上海安徽等多地,建设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快充、慢充等多种方式。

热行业会否重蹈光伏覆辙?

不过,据记者多方了解,充电设备及运营市场距离真正盈利,还有一段路要走。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特别是公共充电站,很多企业的主要收入之一,仍然是依靠政府补贴。

华泰证券报告指出,目前在运营的公共充电桩、充换电站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一方面是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的分布不均衡、家用充电比例高导致大部分公共充换电站空置率过高。另一方面是充电服务费标准一直未得到统一,大部分充电站仅靠电费补贴难以实现盈利。充电服务费补贴将成为充电桩运营的盈利重点。

都是出于环保考虑,这样的场景不得不让人想到曾经的风电和光伏。在行业发展初期的繁荣景象,各路资本涌入、市场各种看好,当然,还有现在陷入低谷至今没能自拔的结局。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就对记者表示,现在的充电桩市场已经出现了当年风电光伏的苗头。类似这样发展前景较好,政府又大力推动的行业,总是出现大规模涌入的情况。最后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因为进入门槛低,企业不重视研发,只能制造大量低端产品。

在林伯强看来,目前充电设备有当年光伏发展初期的苗头,政府应该在恶性发展开始之前,提高准入门槛,不能谁想进都能进,产生大量依靠补贴甚至“骗补”的企业。

代步用电动汽车更省钱

除了续航时间,准车主们在选择是否购买电动车方面,经常会与传统汽油车进行比较。谁更省钱、更省心、更方便,记者在采访多位电动汽车车主后,综合来看,如果仅仅是城市内代步用途,电动汽车成本更低。当然,如果考虑经常性跑长途,甚至变身UBER、专车司机的话,电动汽车目前还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配套成本

充电桩方面,部分销售商会进行赠送,也有部分车主需要自行购买。王伟(电动汽车车主)告诉记者,虽然很多车企赠送充电桩,但是小区里面,从配电室把电线铺到自己的车位上,还是需要自己掏腰包的。但他也说,“除了违章,跟汽油车比,基本没有成本”,前提是使用自己家的充电桩,如果到外面公共的充电桩充电,电费加服务费大概是四倍的价格。

百公里成本

在后期使用中,每一百公里的能量成本,电动汽车一般不到10元,而燃油汽车,特别是在拥堵的大城市,一般都需要10L以上的油耗。按照现在的低油价,也需要60元左右。小于就告诉记者说,电费再加上停车费,平均每天只要三块钱,跟公交车差不多。如果以去机场为例,机场地铁单程需要30块左右,自家电动汽车电费3块多,再加上高速费10块,一个来回的成本只要不到20块。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 500

补贴退坡原材料涨价,中国新能源车还能逆市火热吗?

面对旺盛的下游需求,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影响有限,未来新能源汽车整体仍呈现稳步增长的状态。
2022-01-23

销量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有望加速增长

进入2022年,新能源汽车被寄予更多期待,500万辆成为新目标。
2022-01-23

动力电池火爆背后或临调整窗口

火热市场的背后依旧存在上游原材料供给不足、颠覆性技术研发不确定性大、研发人员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行业的良性发展。
2022-01-22

聚焦中国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 共谋2022新能源物流车生存与发展之道

如何平衡自身发展与用户需求,实现逆境重生?
2021-12-25

特斯拉车顶维权车主索赔5万提高到50万

12月24日,车顶维权女车主起诉特斯拉案开庭,庭审经历了近6个小时的激辩,该案未当庭宣判。庭审期间,双方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双方都表示将等待司法的公正判决。
关键字: 特斯拉 维权
2021-12-25
电车资源2025年活动排期
相关车型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闭
东风俊风纯电动物流车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