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电车资源栏目: 商用车 乘用车

韩国电池不进目录 这些车就拿不到补贴

  • 2016-07-06 10:22
  • 来源:EV世纪

摘要:记者梳理工信部6月20日公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86批),发现至少有7款车型都搭载了韩国三星和LG的锂电池。

只要日韩电池企业越晚进入工信部电池目录,国内车企的新能源车型生产和上市计划就越有可能被迫做出调整。实际上,有些车企已经在安排更换国内品牌电池

工信部此前发布了四批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其中没有一家日本或者韩国电池企业入选。如果下半年日韩电池企业仍然不能进入目录,那么将有一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上市计划必须要做出调整。如果车企不更换电池,那么相关车型可能无法获得补贴

由于新能源车型推广目录与电池目录捆绑,今年5月1日起,采用目录外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将无法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从而无法获得补贴。而已经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但是采用目录外电池车型会有一年调整期。记者梳理工信部6月20日公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86批),发现至少有7款车型都搭载了韩国三星和LG的锂电池。

1、江淮iEV6S。公告信息显示,这款车的储能装置种类为三元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为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记者从华霆动力方面了解到,iEV6S的电池系统由该公司提供,电池单体则由三星生产。作为电池系统生产企业,华霆之前多采用力神和三星的电芯。

江淮是否计划将iEV6S的电池单体供应商由三星更换为国产品牌?记者采访了天津力神和宁德时代新能源(CATL),力神方面未置可否。CATL方面则表示,江淮没有与CATL接触,CATL也不生产圆柱形电池,因此,基本可以排除CATL。记者无法联系上三星进行采访。

2、北汽新能源EV200。公告信息显示,这款车储能装置的种类为三元材料锂离子蓄电池,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为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电池系统生产企业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市场在售的EV200搭载的都是韩国SK的三元锂电池。2013年7月,韩国SK集团和北汽集团、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爱思开(BESK)科技有限公司。

和三星一样,韩国SK在华合资公司——北京爱思开(BESK)科技有限公司也没有进入电池目录。

3、长城汽车C30EV。公告信息显示,这款车搭载的动力蓄电池种类为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为LG Chem,Ltd(LG化学),但没有详细说明是电池单体还是系统。

4、广汽传祺GS4 PHEV。公告信息显示,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UV的储能装置种类为三元锂离子电池,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为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电池系统生产企业为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

传祺GS4 EV,PHEV与EV外观相似

5、华晨中华H230纯电动汽车,公告信息显示,该车搭载镍钴锰三元锂离子蓄电池,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为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电池系统生产企业为宁波杉杉运通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这款车于2016北京车展发布,据报道将会在今年5月上市销售。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上市。

6、昌河北斗星电动版。公告信息显示,该车搭载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由三星(天津)电池有限公司生产,但不清楚是电池单体还是系统。此前,据媒体报道,这款新车有望在今年内上市。

7、奥迪A6L 插电混动轿车。公告信息显示,这款车的储能装置种类为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池系统生产企业为三星(长春)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记者估计电池单体也是三星电池。

据媒体报道,奥迪A6L插电式混动版计划于今年11月正式上市。

以上仅是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86批)中出现的采用三星和LG电池的新能源车型,还有其他新能源车型也采用日韩品牌电池。比如,上汽荣威e550和e950,以及长安逸的部分新能源车型就采用的是LG化学的电池。如果日韩电池企业迟迟不能进入电池目录会有什么影响?

记者认为,日韩电池企业,尤其是像三星SDI、LG化学这样已经在中国成立了多家合资公司的电池企业一定会进入电池目录,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只要他们满足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流程申报就一定可以进入。

但是,只要它们越晚进入目录,国内汽车企业的新车型生产和上市计划就越有可能被迫做出调整,上文提到的部分车型都没有按照原计划上市。此外,有些车企也在做两手准备,打算更换国内电池企业的产品。此前,据媒体报道江淮已经打算将iEV6S的电池更换为国产三元锂电池。不过,此事尚未得到江淮方面的确认。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 500

补贴退坡原材料涨价,中国新能源车还能逆市火热吗?

面对旺盛的下游需求,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影响有限,未来新能源汽车整体仍呈现稳步增长的状态。
2022-01-23

销量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有望加速增长

进入2022年,新能源汽车被寄予更多期待,500万辆成为新目标。
2022-01-23

动力电池火爆背后或临调整窗口

火热市场的背后依旧存在上游原材料供给不足、颠覆性技术研发不确定性大、研发人员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行业的良性发展。
2022-01-22

聚焦中国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 共谋2022新能源物流车生存与发展之道

如何平衡自身发展与用户需求,实现逆境重生?
2021-12-25

特斯拉车顶维权车主索赔5万提高到50万

12月24日,车顶维权女车主起诉特斯拉案开庭,庭审经历了近6个小时的激辩,该案未当庭宣判。庭审期间,双方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双方都表示将等待司法的公正判决。
关键字: 特斯拉 维权
2021-12-25
电车资源2022年活动排期
相关车型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闭
东风俊风纯电动物流车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