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车的干不过租车的!”
“租赁会成为未来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主流!”
“现在谁还买车,全副身家压上去必死无疑……”
诚然,在经济大环境下行的严峻形势下,不管是对于物流企业、城配企业等大型B端需求方,还是小型运营商、个体司机,若是选择购买新能源物流车,都会面临购置成本高,重资产捆绑,乃至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用最小的成本,把事情办好”,成为新能源物流货运行业的共识。因此,在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租赁模式成为越来越多运力需求方和货运司机的首选。而对于经销运营商、金融保险机构以及上游主机厂而言,租赁模式更是一场博弈。
租VS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众所周知,新能源物流车的经销运营业务一直是租和售“比翼双飞”,进入全面运营时代,这一模式演变为“租售运一体化”。
然而,进入2024年以来,受价格战、亮价销售、金融保险难和贵,城配货运市场车多货少、运价持续走低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新能源物流车整个产业生态链都处于“负重前行”状态。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越来越多人笃信“选择大于努力”。
电车资源在走访中发现,不管是新司机还是老司机,对于目前“运价走低,货源不稳定,车多货少”的货运形势,大多持悲观的态度。问及是选择租车还是买车,新司机中几乎没有人选择直接购车跑货运。
“市场的货源就这么多,之前司机少的时候大家还能够匀一匀,现在失业的人多了,很多人觉得做司机简单,都想进来分一杯羹,运价越压越低,保险越来越高,甚至买不到。”深圳货运司机王师傅在交谈中透露,他身边的司机朋友中,至少有60%的人没有买保险,不是不想买,是根本买不上或是超出了正常的价格范畴。
除了C端用户因为经济下行的原因,为降低成本,规避风险而选择租车外,近年来,我国电商消费增速进一步提升,电商消费占比持续扩大,对于新能源物流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据了解,淘宝、京东、天猫、拼多多等头部电商平台更倾向于通过竞标的方式将运输任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运力公司或主机厂运营公司,而不是自行持有车辆,来实现降本增效。
“平台司机更看重购车/租车成本,也担心做不久,更多选择短租试水;企业客户更注重油电差经济性和车辆质量,一般先租后买。”深圳一经销运营商表示,不同客群需求不同,无论是租车,还是买车,适合他们自己需求的才是最好的。同时,在“试”的过程中,对经销运营商而言也是一个“择优合作”和“及时止损”的过程。
租赁热,是市场各方博弈妥协的结果
“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租赁模式肯定是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业务的主流。我们的业务80%是租赁,20%是售车,租赁几乎是占业务的大头。”
成都规模最大的经销运营商四川零享集团董事长李磊认为,租赁已经成为了新能源物流车经销运营商目前的“最优解”,未来会有怎样的走势,还是得紧跟市场变化做动态调整。
除此之外,也有经销运营商表示,近两年租赁模式大热,多是因为保险和市场原因,等到保险问题解决了,还是会回归销售为主的模式。
电车资源了解到,租赁热的背后更多的是产业链各方博弈的必然结果。汽车金融政策趋紧,金融机构不再轻易给C端放贷,同时对更有资产优势的B端经销运营商也给出了“兜底”的附加条款。保险企业也越来越倾向于和优质且体量较大的经销运营商谈“团单”业务,降低自身风险。主机厂方面,也在暗中做选择,更乐意扶持“小而美”的优质经销运营商。
此外,在“以旧换新”政策的驱动下,传统油车加速向新能源车转变,也促使行业客户群体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传统油车的销售对象主要是C端客户,而当下新能源物流车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平台/企业客户。根据市场调研来看,B端客户会更加谨慎地选择拥车方式,他们大多选择租赁而不是自持资产。
这一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是初期投资成本降低,购买新能源物流车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资,包括车辆购置费用、保险等。而租赁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初期资金压力,使企业能够更灵活地调配资金用于其他核心业务。
其次,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租赁方式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规模的变化灵活调整车辆数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在市场需求下降时面临车辆闲置和资产贬值的风险。
此外,也减轻了管理负担,租赁方式使企业无需自行组建车辆管理团队,减少了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因此,基于各项现实因素,新能源物流车的主要客群——企业客户,也在减少购车比例,通过租车形式降低采购成本。
租赁大行其道,三大隐忧不可不防
专注于销售业务的商家坚信车辆销售是主流业务。他们认为,通过直接销售,可以迅速实现资金回笼,并获得稳定的利润;主营运营的商家则觉得目前消费者对于灵活使用和节省初期投资的需求会大大提升,认为租赁业务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管怎样,租赁模式似乎已经是大势所趋。但随之而来,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中包含以下三大不可不防的“隐忧”。
运营商承担的风险提高。租赁模式下,车辆不属于驾驶员自己,加上司机素质参差不齐、驾驶技能不过关或存在违规行为。并且随着运价的走低,司机们每天工作的时间拉长,原本一天八小时能够赚到的钱,现在需要花十二个小时甚至十四个小时,处于疲劳驾驶的状态,发生剐蹭的几率大大提升。运营商们需要负责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等工作,如果车辆维护不善或管理不到位,将导致车辆故障率上升、使用寿命缩短,进而增加运营成本。
出险率拉高,保险更难买。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大批新手司机涌入,因为成本和资金问题,这一批人往往会首选租车来跑货运,但新手司机可能存在不熟悉路况,不了解车辆性能等,常有急刹,急转,侧翻等情况出现,这也将出险的频率和运营商所要承担的风险拉高。
当下,保险已是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卡脖子”的问题,据了解,成都地区的部分车型保险已达20000元,交强险也捆绑了其他商业险一起销售,并且,尽管首年买上了保险,次年续保又是个大难题。若是保险问题一直未解决,那么租赁当道的环境下,是否会有更多的运营商面临崩盘的境况?
成败系于能否提高出租率。租赁业务中的车辆出租率已然成为业绩的关键指标。运营商们如果想要保持较高的出租率,仅靠为司机提供车辆,收取租金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致力于保障货源的稳定供应,以及提高自己“综合型服务商”的竞争力。如此一来,才能在司机群体中获得高转介绍率。
小结:随着物流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动态变化,租赁已成为众多商家的优先选择。然而,无论是侧重销售还是以租赁为主导,都需明白一个道理:只有紧贴市场脉搏,满足客户需求,持续增强竞争力,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不仅仅关乎商家的经营策略,更是行业生存与进步的必由之路。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