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能源MINI卡市场迎来了显著的销量增长。据电车资源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新能源MINI卡共销售2997辆,同比增长144.45%。在这一波增长浪潮中,活越神童01、橙仕X2、大力牛魔王D01等车型纷纷崭露头角,销量均突破了百辆大关。特别是活越神童01,成功以近1500辆的销量稳坐市场榜首,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然而,尽管新能源MINI卡的市场表现亮眼,但在众多车企将目光投向背后的数百万辆电动三轮车市场时,其替代进展却显得并不乐观。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市场现状,笔者利用前阵子假期回到老家,对五线小县城的快递配送车市场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个五线县城的快递配送车现状
遗憾的是,在整个五一假期期间,五线县城的路面上鲜有新能源物流车出现。偶尔有一辆新能源微型面包车经过,也是挂着鄂A牌照的过路车。
在快递配送领域,电三轮的普及率倒是极高。在商业街和人口密集的小区,笔者观察到快递小哥几乎全部使用上了合规电三轮。这些电三轮不仅外观整洁,而且配备了带棚的驾驶舱和封闭式货箱,为快递员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通过与多位快递小哥的交流,笔者了解到,县城的快递行业早已普及了这种合规的快递专用电动三轮。事实上,合规电三轮也早已在全国各地普及了。

在进一步的交谈中,顺丰、圆通、百世快递等公司的快递小哥纷纷表示,对于他们而言,三轮车或四轮车仅仅是用来装载和运输快递的工具。他们更注重的是工具的实用性和合规性,只要能够顺利上路且不被交管部门查处即可。笔者在老家县城的快递网点招聘信息中找到了印证。
据了解,现成的快递网点在招聘快递员时,主要考察的是应聘者的电三轮驾驶技能、路线熟悉程度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车辆则由网点统一提供。
MINI卡替代百万辆快递电三轮有点“悬”
笔者老家县城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是武汉都市圈城市,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年GDP在全国县城里也算中等偏上。
然而,据2021年的车辆登记数据显示,笔者老家的民用汽车拥有量仅为23020辆,其中载货汽车更是仅占一小部分。这意味着笔者老家的交通出行和物流配送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交通工具,如电动三轮车等。这也是全国各地县级城市快递物流行业的真实写照。

面对这样的市场现状,新能源MINI卡想要替代数百万辆快递电三轮的愿景显得尤为艰难。尽管MINI卡具有诸多优势,如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环保的排放,但在快递员眼中,这些优势似乎并不足以改变他们对传统电三轮的依赖。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成本因素。新能源MINI卡的购车成本相较于传统电三轮显著偏高。一般而言,即便是入门级的MINI卡,其落地价格也多在人民币3万元以上,而传统电动三轮车仅需约五千元即可购得,两者在购车成本上形成巨大的反差。而且MINI卡还需承担保险、维护保养以及违章罚款等支出。对于快递员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工具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而非环保和节能。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使用成本更低的传统电三轮。

其次,新能源MINI卡的市场教育还有待提速。虽然MINI卡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对于大多数县一级城市而言,人口少、经济相对落后,一天的快递件不多。MINI卡空间大、效率高等卖点,无法打动快递网点老板和快递员的广泛认可和使用。特别是在他们认定合规电三轮实用且够用的情况下,MINI卡要重新包装营销话术,进一步培育市场。
审视新能源MINI卡替代传统电动三轮的态势,政策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当前,尽管政府已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倾注了显著的支持与推广力度,但在电动三轮车的管理与监管层面,尚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释放新能源MINI卡在替代传统电动三轮车方面的潜力与机会,我们期待政府能够出台更加明晰且针对性的落地方案,以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应用。

此外,电车资源调查采访了解到,即使在一些省会城市MINI卡的推广运营模式依旧套搬新能源物流车租售模式,依赖邮政或快递公司自上而下地投放车辆的方式推广。MINI卡亟待探索出更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创新。
结语:由此可见,新能源MINI卡替代数百万辆快递电三轮的愿景面临严峻挑战。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政府需要出台更加明确的政策来支持新能源MINI卡的发展和应用;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营销力度,提高MINI卡的性能和品质;经销运营商需要尽快探索出全新的MINI卡经销运营模式。,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MINI卡的认知和接受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推动新能源MINI卡在快递配送市场的普及和应用。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