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莫测,很难看清市场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补贴退坡,技术门槛提高,成本压力加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洗牌在所难免。而对于电机控制器生产商而言,面对着多方位的压力,他们该何去何从?带着这样的疑问,电动汽车资源网记者采访了深圳市英威腾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殷江洪。
图:深圳市英威腾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殷江洪
据了解,深圳市英威腾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涵括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辅助控制器、DC-DC转换器、电机、车载充电机、地面充电桩/充电机等产品,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动力总成方案供应商。目前,英威腾与国内主流的整车企业都有开展深度合作。在客车领域,宇通、中通、金龙、银隆、豪沃、南车和吉利等合作。物流车方面,主要跟东风特汽、大运、一汽、重汽、唐骏、华凌、三环和徐工等都有合作,在乘用车领域,已经与国内知名的乘用车企业-华泰、吉利、众泰、汉腾等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挑战与机遇并存,电机电控企业竞争加剧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带动了电机控制器生产企业的发展,加快了该领域的资本涌入。据电动汽车资源网统计发现,国内目前有200余家生产电机控制器的企业,共同分食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
据悉,电机控制器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整车企业主导或投资的电机控制器生产商,一种为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供应或专业从事电机控制器产品供应的企业。英威腾研发总监殷江洪表示,就电机控制企业研发能力而言,一类企业是具有电机电控研发与动力总成整合能力的企业,而另一类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单独只做电机控制器或某一部分零部件。
不过,无论是哪种企业,都离不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环境下,补贴退坡,技术门槛提高,市场竞争激烈。对于电机控制器生产商而言,他们面临着多重压力,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部分:
首先,整车企业不断加大布局研发与生产核心零部件,对只生产与研发电机控制器及其动力总成的企业产生冲击。目前,国内生产该产品的整车企业,有近40家。未来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整车厂自配占主导的销量较高,而第三方供应商市场份额分散,市场格局存在较大变数。
第二,专家分析认为,第三方企业多为传统工业电机、变频控制企业转型而来,因此产能扩张的步伐大概率能跟上甚至超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电机电控供应商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在中期将承压。
第三,英威腾研发总监殷江洪表示,“补贴退坡,主机厂必然会把一部分成本压力传递到零部件企业上,而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同时受到同行竞争压力,作为零部件企业存在着多重方面的压力。”
最后一点就是,面对着国家、整车企业等对电机控制器技术门槛的提高,一部分研发能力较弱的企业,势必会面临淘汰。
总之,电机控制器即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机遇面前,牢牢把握。在挑战面前,永不退缩。
整合与研发能力是企业发展必备条件
时下,电机控制器生产企业正面临着多方面的竞争,行业内外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正在考验企业的生存能力。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里,这些企业的生存也就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那么作为第三方电机控制器供应商,又该如何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英威腾研发总监殷江洪表示,面对着诸多挑战,企业应该从多方面去应对。一方面,企业要从产品研发、设计等角度开发一些竞争力的产品,并且产品在成本、质量、性能上都要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电机控制器企业产品整合能力尤为重要,包括解决各部件EMC问题、防护问题,整合“多合一”动力总成系统能力。
目前,国内动力总成集成化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行业内逐渐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是“电电多合一”,把电控、高压配电、DC/DC汽车电源放在一起。电控厂家把多个功能组件集成在一起以后,通过优化系统设计,能很好解决多合一EMC、防护等级等问题,并降低系统成本,对车辆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帮助,并且降低主机厂和终端客户的使用成本。另外一种方案是“机电多合一”,把电机、电控和额外的减速箱,二者或者三者之间做成集成。这种集成解决方案,需要零部件厂家具备动力总成减速箱整合能力,还需要有电机与电控的开发能力,通过系统匹配与测试验证,解决电机电控的热、震动、EMC等问题,发挥电机电控的潜能,提高整体功率密度降低系统成本。
英威腾研发总监殷江洪表示,“不管是哪一种技术路线,都需要厂家有扎实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资源整合能力,随着补贴的加剧退坡,整个行业对产品的性价比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没有产品和系统整合能力与技术,只是简单的将几个功能单元组合或组装在一起,功能单元之间的兼容性、稳定性一定存在风险,这类产品也必然没有优势,面临淘汰。”
另外,殷江洪表示,随着“多合一”时代的到来,对行业的技术门槛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国内标杆的主机厂,对EMC、防护、功能安全都提出高于国标的技术需求,对产品开发过程也加强了管控。而地方上,比如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也提出了高于国标的产品标准,并加大抽查力度。这些都是一个很高的技术门槛和行业门槛。
总之,不管是“电电多合一”,还是“机电多合一”,它的最终目的一方面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同时给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这个行业还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顺应行业发展需求,未来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生产企业发展方向,逐步从单一的电控产品,转向动力总成的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唐让其)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