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5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大会”将落地江西上饶。大会以“技术突围·场景落地”为主题,聚焦整车技术、三电系统与智能化应用,旨在构建一个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高端对话平台。
作为无人物流领域的代表性企业,白犀牛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犀牛)与希迪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迪智驾)将以特邀嘉宾身份出席大会,并分享其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中的前沿实践与思考。
白犀牛:城市开放道路的无人配送专家
拥有一支源自百度的核心技术团队是种什么体验?
成立于2019年的白犀牛(Rino.ai),是一家专注于L4级城市公开道路自动驾驶的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团队成员拥有十年以上的技术积淀和产品开发经验,带领白犀牛快速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并入选首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
以无人配送为切入点,白犀牛已推出多款无人车产品(如R1、R3、R5),覆盖快递、商超、校园外卖、生鲜配送、安防巡逻等九大场景。合作客户包括顺丰、京东、饿了么、永辉等头部企业,业务落地超100座城市。
以“车端智能”为核心,以城市物流为起点,白犀牛走的正是这样一条渐进式落地路径。那么,具体是如何让车越来越聪明的呢?
解码白犀牛的技术图谱,其亮点清晰可见:采用BEV+Transformer视觉模型,实现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支持各类复杂场景与极端天气;自研高精度线控底盘等硬件,开发车规级电子电气架构,适应-40℃至75℃工况;构建云端仿真平台与数据闭环系统,让自动驾驶系统在虚拟环境中经历千万次训练;打造包括最优路径规划、车辆管理 APP等核心技术的智能化调度平台,一个支持全天候运转的城市无人配送网络应运而生。
截至2025年8月,白犀牛已在近150个城市和地区取得正式路权,一张名为白犀牛的无人配送版图正越铺越开。
希迪智驾:车路协同赋能的全场景智能驾驶方案商
如果说白犀牛专注的是城市配送的“毛细血管”,那么希迪智驾(CIDI)构建的则是智能物流的“主动脉”。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独角兽企业,定位更偏向“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
背后的两位创始人,可以说是自动驾驶领域的“明星阵容”:一位头顶IEEE大奖光环和“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另一位曾在原德州仪器基尔比研究院任系统研发总监,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实验室担任8年系统研究主任,并且于美国和新加坡创办多家初创公司。
这样的团队基因,注定有深厚的技术基底和敏锐的商业思维。从感知硬件、路侧设备到云端平台,希迪智驾凭借这样的全栈能力,将产品覆盖至无人矿卡、智能网联公交、智慧高速、双智城市等多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其无人矿卡已在江苏句容台泥水泥矿区实现常态化作业,效率达人工的1.04倍,人力成本降低88%,是全国唯一经过计量认证且超过人工效率的自动驾驶系统。
一系列亮眼表现,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技术赋能。具体而言,依靠车路协同(V2X)技术,“聪明车+智慧路”系统落地生根,整体交通效率与安全随之提升;通过自研RSU、OBU、MEC边缘计算单元等路侧设备,全息感知与信号控制获得充分支持;凭借列车自主感知系统(TAPS),L4级自动驾驶技术延伸至轨道交通;借助高性能车载智能终端,解锁三维环视、高级辅助驾驶(ADAS)等功能,多类商用车迎来新体验……
深度结合基建与车辆智能化,希迪智驾还在致力于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
物流变革的先锋:无人物流车为何备受瞩目
技术大会不仅是产品展示的窗口,更是产业共识形成、技术路线碰撞、生态合作促成的关键场合。尤其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智能化、网联化已不再是孤立的技术单元,而是牵动整车设计、能源管理、运营模式乃至城市治理的系统工程。
正因如此,作为智能网联技术落地较早、场景清晰的细分领域,无人物流车的发展经验对全行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例如,在技术验证上,如何在复杂场景中持续迭代感知决策、高精度控制、冗余安全等核心能力;在商业模式上,如何平衡前期投入与运营收益,实现规模化复制;在政策与标准上,面临统一规范缺乏的现实挑战,企业如何与监管层、行业组织等相关方共同推动制度建立。
此次大会汇聚了主机厂、科技公司、零部件供应商等多方企业,而白犀牛与希迪智驾的参与,将为行业提供来自物流终端应用视角的技术洞察与实战样本。
从科技概念的载体,蜕变成为重塑城市物流毛细血管、提升产业效率、实现绿色低碳运输的关键基础设施,无人物流车不再只是实验室中的原型车,而是持续奔驰在矿区、高速乃至城市开放道路上的商业力量,用精准的感知、高效的调度和稳定的运营,证明着技术赋能产业的实际价值。
9月,江西上饶的技术盛会,正是观察这一变革的最佳窗口。白犀牛与希迪智驾,也将以各自不同的路径向我们证明:无人驾驶的未来,不在遥远的别处,而从一条条真实的车辙之上悄然驶来。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