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电车资源/绿色重卡主办、贵州瑞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协办的“绿擎西南•链动山海 ——2025中国西南新能源重卡物流创新大会”在贵州隆重举行。
贵州瑞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重卡产品线总经理许静波,眸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黄宇鹏,云南中闽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龙,湖南铁公基物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苏弘毅,超级运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曹二虎,海通恒运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出行能源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宋磊刚等六位新能源重卡生态链专家参加了由詹华彦担任主持人,以“新能源重卡强链补链发展路径”为主题的“绿擎西南•链动山海 ——2025中国西南新能源重卡物流创新大会”·对话沙龙。
沙龙围绕西南山地重卡场景痛点、运力稳定、技术赋能、风险规避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产业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关于西南地区电动重卡的运营方案以及思路在上篇文章已经有详细叙述,请关注上篇内容。本篇内容主要关注,智能化技术在电动重卡快速应用,如何结合AI技术实现降本,产业链企业如何协同发展以及应对市场挑战等。
技术赋能未来:AI、光储充与多式联运的协同发展
当 AI、光储充等新技术与物流行业碰撞,能否打破西南新能源重卡的发展壁垒?
眸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黄宇鹏认为,物流行业需要提高合同履约能力。他强调,可通过技术赋能,为甲方提供一整套一体化解决方案,掌握资产配置主动权,实现降本,提升合同履约的稳定性。
黄宇鹏表示,看好 AI 技术的潜力:未来有望形成类似电力交易市场的运力平台,通过数据整合与快速计算,实现运力需求的高效匹配——云南花卉市场的反向竞拍模式、南网的能源配置方案,已为这一方向提供了参考。
针对西南地区热议的光储充话题,云南中闽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龙结合云贵“水电丰富、电价低” 的特点分析:当前云南、贵州光储充项目的回本周期约为10年,投资性价比不高,但随着储能成本持续下降(部分企业成本已降至“三字头”),未来光储充必然成为趋势。“广州峰谷电价差达1.3元,光储充收益明显;云贵虽然价差小,但长期来看,储能成本下降会让光储充具备经济性。”
多式联运作为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路径,已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超级运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曹二虎认为,多式联运(公水、公铁、公铁水)适合成本敏感、时效要求低的大宗商品(如砂石料、工业品原料),但“门到门”的短途衔接仍需公路运输——而这一环节(通常几公里至百公里)正是电动重卡的优势场景。“长链路靠水运、铁路降本,短途靠电动重卡提效,二者能形成完美协同。”
湖南铁公基物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苏弘毅则以内蒙古某陆地港项目为例,印证了多式联运中公路段电动化的可行性:“他们沿途建了22个换电站,投入250套子母车,把矿山的煤炭运到包头上铁路,全程电动化,效率很高。”
李小龙则用“并存且相爱相杀”形容直达运输与多式联运的关系:“当联运价格高于直达,直达会崛起;当铁路降价让联运成本下降,联运又会回归,二者会长期动态平衡。”
技术迭代与风险规避:行业共同面对的挑战
在西南山地场景下,新能源重卡的技术路线该如何选择?
贵州瑞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重卡产品线总经理许静波表示,核心是“场景适配”——短途场景无需大电池,中长途场景需平衡超充与换电成本。“电动重卡的终极目标是降本,无论是700伏路线还是更高的高电压路线,都要围绕‘让运力企业多赚钱’展开。”
他透露,贵州正推进电煤场景全面切换电动重卡,30多个电厂、300多家煤矿的运力招标需求旺盛,但“一年一招”的模式对运营企业的资信提出更高要求,这也倒逼主机厂探索租赁模式,帮助客户降低购车风险。
技术迭代加速,如何规避资产贬值风险?
曹二虎认为,关键在于“把握时点、选对方向、选好方式”。“今年和明年是资产布局的好时机——电池成本下降空间收窄,车架价格触底,还有置换补贴加持。”在技术方向上,他认为电动化在重卡场景的确定性已提升,补能方式需结合项目选择;持有方式(贷款、融资租赁、以租代购等)则需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决策。
海通恒运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出行能源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宋磊刚从金融机构视角补充:“技术迭代期要注重‘投入产出适配’,尽量缩短回本周期,同时避免盲目追求先进技术。比如,部分场景风冷即可满足需求,无需选择高价液冷。”
苏弘毅则基于“去中心化”逻辑,将资产与具体项目绑定,通过严格筛选合作伙伴(参照40个投资指标筛选项目)、借助AI工具实现数据透明,降低风险。
黄宇鹏提出了“电池柔性化”与“设备固定化”的创新思路:“如果电池能拆卸更换,今天干50公里活,用车装282度电电池,明天干100公里活,换车装423度电电池,设备利用率会大幅提升。”他还建议,金融机构可基于甲方信用发放贷款,锁定设备长期使用需求,形成“生产-运营-回收”的循环经济模式,降低电池价格波动风险。
李小龙作为运营企业代表,强调“向内求”的重要性:“技术迭代我们无法控制,只能通过谨慎选项目、精细化管理(如电站削峰填谷)、快速回本,来对冲资产贬值风险。”
小结
这场聚焦西南山地新能源重卡的沙龙,不仅展现了行业面临的痛点与挑战,更凝聚了企业、科技、金融等多方力量的智慧解决方案。
从产品适配到运力模式创新,从技术赋能到风险规避,各位嘉宾的分享为西南新能源重卡强链补链提供了清晰路径。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综合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各方的协同合作,西南山地新能源重卡产业必将突破云雾,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文/ 电车资源 赞军)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电车资源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电车资源)及作者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