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电量充电重卡销量迅猛增长,充电重卡的运营成本更低,其应用的场景更加丰富,一时之间,充电重卡成为用户的首选。
换电重卡在港口、矿山、山地以及干线上有着占地小、对电网负荷影响小、提升效率等优势,也越来越被场景用户认可,换电重卡的销量持续稳定增长,虽然占比相对前年有所下降,但也符合在换电模式推广之初的预计——换电模式在补能网络市场中占比30%左右的预测。
但换电重卡的增长速度放缓是不争的事实,换电生态链企业多,换电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等表面问题延缓了用户选择换电重卡的意愿。深入调研,更深层次的经济利益问题,如,充电重卡与换电重卡的电费计算问题、充电重卡与换电重卡的回款速度问题、主机厂更倾向推销何种重卡、电动重卡销售人员的福利问题等,也影响着充电重卡与换电重卡的发展。
更多关于电动重卡充、换电运营模式的探讨,敬请参加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4中国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大会将于2024年12月14日在广州隆重举行,届时将有众多行业专家、精英及专业权威人士出席,诚邀您莅临参与交流。
升级服务 换电电价更实惠
换电相对充电,换电的服务费一定比充电服务费贵很多?
必须承认的是,换电的服务费比充电服务费要稍微贵一点,据绿色重卡调研,换电服务费普遍比充电服务费高0.1元/kWh,但并没有到离谱的程度,毕竟充电和换电的单车补能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早期的换电运营商出于结算便利的需求,在换电电费上执行过全天一口价的模式,无峰谷平电价,电价定价模式较为单一,这令部分本可以在低谷时段前来补能的用户承受了更高的电费成本,导致换电的实际经济性不如充电。
据了解,换电运营企业现已完善了自身的计费结算平台,并升级了电价定价模式,同样按照执行峰谷平电价,在什么时间点进行换电,就执行此时间段的电价,换电之后的充电阶段电价由换电运营企业承担,与用户无关。例如,当地在早上7点之前执行谷电电价,7点之后执行平电电价,用户在6点58分完成换电服务,此时用户需要支付的换电电价为谷电电价,并不需要承担充电时间段的平电电价。从这一点来说,这一套电费计价模式相比充电模式更加友好,更让用户省钱。
适应市场发展,满足用户需求,让用户得到实惠,与用户共发展,才能让换电行业走得更远更稳。
更多电动重卡充换电运营的探讨,如何提升运营效率,敬请参加由电车资源主办的“2024中国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大会将于2024年12月14日在广州隆重举行,届时将有众多充、换电运营商以及电动重卡运营商分享、交流成功经验,诚邀您莅临参与交流。
大电量电动重卡与换电重卡背后的市场之争
今年以来,随着动力电池价格的下跌,电动重卡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大电量电动重卡受到市场的青睐,销量节节攀升,市场占比不断提升。
在今年1-10月,以电量423kWh为代表的大电量电动重卡销量超过了电量282kWh为代表的电动重卡销量,超500kWh,甚至超600kWh电量的电动重卡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成绩。一时间应用大电量电动重卡成为新的潮流。
透过现象看本质,大电量电动重卡受到市场热捧,有续航里程增长、运营场景更广等原因,更多的是背后的经济利益驱动使然。
一位换电行业资深人士指出,大电量电动重卡主要是充电重卡,充电重卡是整车销售,与传统重卡的销售模式相似,其交易流程相对简单,一次交易即可完成整个销售流程,最多加上融资流程,整个交易链条短,重卡车企的售车资金回流快,有利于提高车企的资金利用率。
而换电重卡的销售过程要多一个由电池资产管理公司评估回购电池的环节,流程相对更复杂一点。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主机厂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要求,要求整车(含电池)回款后才能提车发放合格证,而整车回款包含了无动力车身的回款和电池的回款,如今拆分成两个采购主体,多少将导致回款链条被拉长,这就导致卖换电车型的经销商(或者主机厂的直销部门)产生了一定的垫资压力,经销商(或者主机厂的直销部门)为减轻资金压力,更倾向于销售充电重卡。
另一位电动重卡市场端的人士透露,车企销售人员的绩效、返利、提成等福利是与售车资金的回款息息相关,只有当整车(含电池)回款之后,车企销售人员才能拿到全额福利甚至更多。销售充电重卡回款速度更快,能更快实现销售业绩,其福利兑现也更快,最终的市场销量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补能之争的思考与展望
充电、换电都是电动重卡的有效补能方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适合场景的补能方式,能为用户带来更高收益的补能方式才是最佳的补能方式。
充电重卡热销,而充换一体车型增长放缓,显然是与充换一体车型能够为用户和行业能够带来的超额价值形成了一定的背离。从本质上来看,还是销售体系机制上沿袭“油车时代”的激励机制,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全适应电动重卡销售市场的激励机制。
首先,主机厂与经销商应该为充电重卡、换电重卡的销售制定差异化的销售考核激励政策,良性地推动充、换电重卡的有序增长。
其次,主机厂和主机厂的合作金融机构对换电版的车型适当放宽账期政策,或提供更好的库存融资金融支持,以支持换电重卡有序发展。
三,重卡换电站的网络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建设更多、更高密度的重卡换电站。在长途干线贯通环节,可以建设干线节点并串联现有的短倒运输换电网络,最终建设成全国性的重卡换电网络。
四,推动综合能源站建设。随着负荷率的提升和行业规模化降本的推进,充、换电服务的价格持续降低,通过数字化建设综合智慧能源站,降低电价成本,最终降低用户的应用成本。
五,推动重卡换电标准统一,最终实现电动重卡“跑天下”,推动重卡电动化进程。
小结
电动重卡的补能之争一直存在,背后涉及的深层利益争端不少。本质来讲,充、换只是补能方式的不同,只要适合场景就好。如今充、换背后涉及的利益较为复杂,更需要全产业链来共同努力,协商推动电动重卡发展。
重塑利益链条,实现创新发展,最终真正为用户着想,能为用户带来长远收益,才是最佳的选择。
更多充换电补能方面的讨论,小编将继续调研充换电补能市场的发展情况,持续为读者提供补能方面的参考信息。请持续关注!
12月14日,电车资源将在广州举办“2024中国新能源重卡运营大会”,大会将邀请众多行业专家、运营商、主机厂、充换电运营及设备企业、零部件企业和金融机构,立足市场现状,聚焦新能源重卡的未来发展,从新能源重卡产品技术的迭代、运营模式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大电量发展应用趋势、充换电运营服务升级等角度探讨新能源重卡的发展趋势,实现行业间直接、高效的商业交流,携手共筑新能源重卡的“蓝海”市场。
(注:本文图片来源启源芯动力官微,侵删)
(文/ 电车资源 赞军)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电车资源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电车资源)及作者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