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关注了很久的雷驰信V70终于上市,在今年一月份,我们也在朋友圈看到了这款产品到店了不少,并且有一些产品已经在路上跑了,再加上部分司机朋友在后台留言咨询这款产品,所以我们这一次找到了一位雷驰信V70的车主朋友并租了他这台车型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体验,一起看看它的各项表现如何。
一、静态
外观方面,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车身并不陌生,目前已经应用在多款产品上,但是雷驰对这个车身进行了一些细节上设计,提升自身品牌的辨识度以及优化。例如前脸的设计采用了封闭式前脸面板,LED日行灯和银色饰条做成了贯穿式的设计,营造出了层次感,大灯的配置还不错,LED远近光一体自动大灯,示宽灯、雾灯等等都配备了,也很符合当下新能源VAN系车型的主流风格。
下唇为塑料套件,跟这款车身的大部分车型保持一致,降低后期的维保成本。
侧面,熟悉的上下对开侧门也是这个车身的一个特点,目前市场上并不缺这类的设计,但想做好其实也不容易。上下对开的优点在于夏天或者雨天能够提供一定的遮阳以及挡雨的效果,而且在货物较多而需要多点配送时,只开上掀门不会影响下方货物,缺点就是高个司机容易碰头,而且需要占用较多的侧面空间。
尾门270对开,并且在90度和270度开启的状态下都有限位销,有效防止尾门晃动,也能够方便叉车作业,尤其是在狭窄地方装卸也灵活,只是在细节上工艺还有待优化,侧面限位销地对准口缺一点准度,另外则是尾门开启方式隐藏较深,需要熟悉。这点对于物流车司机而言并不是大问题,尤其很多租赁的用户其实能够接受这些小缺点,老司机可能就更加无所谓。
侧门的下方门板拉线卡扣松动容易导致门板无法正常开启,这点在视频里已经给大家展示过,这个属于工艺问题,虽然说是比较容易就解决的小问题,但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应该在一辆准新车上出现。
货箱空间方面, 官方的数据是7.2m³,货箱内长3.01米,宽1.71米高1.4米,总质量是2.8吨。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又查了一下,发现和福田智蓝精灵E7是一样的,而车身尺寸也很接近。由于货箱周边包裹装饰的原因,实际测量下来,宽为1.65米,关上尾门之后的长度应正好3米以内,一些3米长或者超3米的货物稍微斜放即可装下。
轮包不算很大,同时用了花纹铝板包裹,顶部做了找平处理,这种轮包在装规则的一箱一箱的货物时比较实用。
当然,我们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雷驰信V70这款产品在某些文章里甚至一度被誉为是国内首款全铝车身产品。我记得最早说全铝车身的产品是开瑞海豚EV,那款产品铝占比达到58%,信V70是否100%全铝还是占比多少我们目前查不到相关数据。但是,雷驰信V70背靠魏桥集团,用铝来打造产品也不意外,魏桥铝业也是非常出名的。
全铝车身在轻量化、耐腐蚀和环保方面优势明显,但成本高、维修复杂和抗疲劳性差是其短板,特别是在发生撞击变形后,恢复的难度和成本都会比钢材质的车身更高,优劣势都很明显。保值也是这款产品的一个宣传点,但是作为一款刚上市不到一年的车型,保值率如何还留待市场去给出答案。当然,得益于铝材的高回收价值,全铝车身报废价格通常更高。
底盘方面,前麦弗逊后四片板簧,是主流的VAN车配置,这款车是前驱的车型,匹配威迪斯永磁同步电机,峰值功率70kW,最大扭矩180N·m,最高车速90km/h,虽然电机品牌不大,但动力数据还不错,是目前主流的水平。电池是亿纬锂能41.86kWh电池包,官方的续航是270km,续航表现具体,我们接下来会揭晓。
驾驶室整体的内饰风格和同平台几款车的内饰很相似,例如仪表、蓝色镀铬的空调口,收音机以及旋钮换挡,包括副驾前开放式的储物槽等等,雷驰信V70和其它几款车都大差不差。另外就是电动后视镜,这个小配置,真的非常实用但是很多物流车都没有。
驾驶室前面的这个平台,奥腾上也有,海豚上也有,精灵智蓝上也有,很好用的,不管是置物还是当作签字台或者餐桌都很实用,但是一些大件的或者贵重物品在行驶时尽量不要放在上面,毕竟无法固定,急加速或者急刹车都有可能滑落。
从静态的配置和参数来看,雷驰信V70的货箱尺寸、空间以及驾驶室我们都能在其他产品中找到几乎类似的设计,但是外观前脸是有区别的,外观有辨识度,尤其是大灯。动力和续航方面从数据上看也非常不错。但是在驾驶室的空间以及一些人车交互设计、货箱内的制造工艺来说,还是有提升空间。
二、动态行驶表现
雷驰信V70是一款前驱车型,目前市场上前驱的VAN系物流车也不少,并且都有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就是舒适性普遍会比较出色,动力方面的驾驶体感和后驱车型相比会略微弱一些,但实际开下来,又跟我们之前开的前驱VAN车有一定差异。
动力方面,无论是空车还是标载状态,雷驰信V70的动力表现不错,70kW的电机在起步、加速、超车变线等操作都比较迅速。前方视野开阔,左右两边的三角窗也减小了视野盲区,仪表读数清晰,底盘在一些非铺装路面行驶,舒适性较高,这些都是优点。
在装货的过程中,这款车在装货时要尽量把货品装在货箱前部,尤其是较重的货品建议优先置放在货箱前部,前驱车型重货在后容易导致前轮摩擦系数降低,测试时因为是雨天,空车都出现过前轮打滑。
在驾驶的空间和操作方面,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驾驶位置的坐姿是窝在座椅里面,方向盘无法调节,空间对于一米八以上的司机而言略显拥挤,旋钮的换挡以及空调盲操作是需要身子略微前倾,但整体上是没有问题的。根据卡友的反馈,旋钮换挡的防滑设计略微扎手,卡友用防水胶带缠了一圈,使用上问题不大,但可以优化。
驾驶室内空调除雾效果出色,制冷效果也非常好,也正因此,测试过程中多次需求关闭空调以及多次启动空调除雾。
也正因为是雨天,前轮驱动的雷驰信V70在起步过程中多次出现轮胎打滑,同样缓行过程中,只要深踩电门踏板,同样容易触发前轮打滑,所以在此也提醒各位司机,不管前后轮驱动,雨天起步和加速请务必多注意安全,切勿急加速和急减速。前轮打滑这个问题,在干地上并不会出现,但是在载货情况下经过右转专用道下坡如果有积水的情况下也容易打滑,司机请多加注意。
刹车方面,由于测试当天雨天,加上多次起步打滑,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较远的安全距离,我们并没有做类似于急刹车的动作,但是干的情况下,刹车表现值得信赖,刹得住也刹得稳。
雷驰信V70的极速可以达到95km/h(表显),符合厂标的90km/h极速,同时在达到极速限速之后并没有出现动力突然断开的情况,这点表现很不错。能量回收是系统默认,在SOC电量90%以后,松开电门自动启动,能量回收的拉扯感在高速状态下并不明显,低速情况下体感也属于比较舒适的感受。
动态方面,动力、视野、制动表现不错,但一些人车交互的设计有优化空间,底盘表现,标载的状态下,这个车承载能力是没问题的,但是刹车和起步加速在雨天需要多加注意,湿地起步过快容易打滑,所以装货时尽量往前放,而且尽量不要重载。
三、续航实测
续航测试才是我们电车评测的重头戏。本次的测试我们给雷驰信V70的配重为45包沙袋,过磅时人、车、货的总质量为2830kg,达到车辆的公告总质量。
测试当天小雨居多,气温20度左右,开启一档空调、冷风,测试路线为:从日月神充电站出发,经过一段红绿灯较多的路段,进入北环、经月亮湾大道、滨河大道、沿河路、泥岗路再回到北环大道形成一个环线,再经过107国道前往福永益田假日天地休整,这一段主要为快速路,其间也有红绿灯路段,在进入高速前里程数为107公里,第二段高速则从福永进入高速、南头转南坪快速,途经水官高速往龙岗方向,折返至布澜高速口,此路段里程数为62公里。剩余里程数则为红绿灯路段直至回到日月神充电站。总体来说,涵盖了城区红绿灯路段、快速路、高速路等多种工况,有15%左右的拥堵和车流较大路段。
经过一天的测试,最终测试总行驶里程数为191公里,剩余电量为6%,按此推算,SOC电量从100%到0,总续航里程可达203.19公里,和厂标续航270公里相比,达成率仅为75.19%,百公里的电耗达到了20.6kWh,这个续航成绩要比我们此前测试的同级别车型略差。当然我们测试的数据仅针对我们实测的这台不到2万公里的车型。
在此也作说明,首先是雨天,空调大部分时间保持开启状态,多次开启除雾,中途由于气温较低短暂关闭数次。快速路以及高速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不超限速的速度行驶。
最后,再和大家一起看看雷驰信V70的充电效率,从6%补电至100%跳枪,一共耗时1小时12分,充电度数为42.144kWh。电池总电量为41.86kWh,剩余6%电量推算为2.511kWh,实际补电电量应为39.3484kWh,损耗约为6.6%,充电损耗在接受范围内。
四、总结
最后,我们给这次测试做一个总结,外观方面,雷驰信V70前脸有辨识度,有设计点,有LED日间灯、雾灯、后视镜转向灯,并且远近光一体LED大灯还配有自动开启功能,灯光配置到位,但是做工一般。车身方面,号称全铝车身,实测货箱部分车身为铝,而且实际上在额载方面也并没有体现铝车身的优势,轻量化还有待提升。
货箱空间方面,7-7.2立方米,尾门设计符合目前的装货需求,侧门天地门有优势也有一些缺点,但是做工上有待增强,拉线容易松导致下门板无法正常开合。
驾驶室方面,空间和基础配置没有问题,满足日常用车需求,但是人车交互上有优化空间,操作上有一些不便利,而且对于身高在1.8米以上的用户来说,空间会比较憋屈,长时间驾驶会影响腿部的舒展性。
驾驶表现上,动力方面,路面干燥情况下,起步、加速、超车等表现都很好,制动能力、操控方面表现也不错,但湿滑路面切勿起步急加速和急刹车,前轮特别容易打滑。
续航方面,官方宣传的工况续航达到了270公里,实际只能跑200公里出头,百公里电耗20.6kWh,就续航水平来说,不算特别差,但续航达成率远低于同级车型,因此用车时一定要注意电量和里程。价格方面,根据卡友提供的信息,租赁价格是3000元,包含保险,但是出险必须先报备租赁公司。
总体来说,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台工具车,而且对续航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也不用重载,可以尝试租一台试用。当然这只是准新车状态下的表现,我们后续也会找一些10万公里以上的车来测一测,给大家提供买车的参考。
如果大家还想看更多的车型测试或者有卡友想让我们测试您的车型,欢迎与我们联系或者给我们留言。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