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黔北高原雨雾初歇,我驾驶比亚迪T5DM混动轻卡,在贵州遵义桐梓著名的“72道弯”进行了一场聚焦安全的长下坡实测。这条海拔落差500米以上、连续急弯的盘山公路,对任何商用车的制动系统都是极限考场。
灵犀电刹:连续制动不衰减,湿路依然稳如磐
此次我把目光锁定在比亚迪全新自研的“灵犀电刹”系统。
测试前,前桥轮毂温度是20.9℃,后桥轴头温度是20.3℃。经过三轮长坡实测,数据令人惊喜:
第一轮,前桥轮毂26.7 ℃、后桥轴头25.7 ℃;
第二轮,前桥轮毂28.7 ℃、后桥轴头29.5 ℃;
第三轮,前桥轮毂32.5 ℃、后桥轴头31.7 ℃。
连续制动,温升不超12 ℃,曲线相当稳定,可见比亚迪灵犀电刹对热衰退的抑制相当到位。
更可贵的是主观感受。踩下制动踏板,电机反拖与刹车无缝衔接,减速度来得快且线性,没有传统气刹的“点头”冲击;又展现出了比传统油刹更强的制动力;即便雨后路面微湿,车身也未出现任何摆尾、推头,方向盘稳得像被轨道吸住,给了我极强的驾驶信心。
山路见真章:动力充沛,操控精准
除了重点体验制动系统,比亚迪T5DM在严苛弯道中的动力与操控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车辆搭载由1.5T混动专用发动机、扁线电机和多合一电控组成的动力系统。150kW电机,最大扭矩340N·m,即便在ECO模式+标准动能回收的设置下,车辆在山路中依然表现出充沛的扭矩输出和敏捷的加速响应。
同时车辆转向精准,底盘扎实,即便在连续急弯中也未出现轻卡常见的“发飘”感。结合此前在桂林龙脊梯田山路的试驾经验,比亚迪T5DM在面对复杂路况时展现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足以满足城乡配送、山区运输等多场景需求。
技术底蕴支撑全场景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测试全程未启用更强动力模式,若切换至运动模式,配合高动能回收,相信其动力响应与能量管理还将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比亚迪T5DM的优秀表现,离不开其背后的技术支撑。灵犀电刹标配灵犀车身稳控(ESC)、灵犀防打滑
(高阶TCS)、灵犀一键停(CDP)、灵犀一脚刹(HBA)、灵犀防溜坡(HHC)、灵犀自动启停(AVH)等多套功能;动力电池采用比亚迪自研的刀片电池,具备高安全、长寿命、快充电等特性;智能方面搭载DiLink系统,支持语音交互、远程控车、电子围栏等功能,显著提升用车便利性。
总结
在贵州桐梓七十二弯的实测中,比亚迪T5DM凭借“灵犀电刹”系统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制动成绩单,同时也在动力、操控、安全性等方面展现出全面而成熟的技术实力。比亚迪T5DM用稳定可靠的性能证明:新能源商用车,同样可以“翻山越岭”,从容应对中国复杂的物流场景。作为一款面向现代物流市场的新能源轻卡,比亚迪T5DM不仅解决了用户对续航与动力的核心需求,更以超越传统商用车的安全与智能配置,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