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补贴热,消费冷,市场为何不买账
- 2013-02-20 00:00
-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摘要:电动汽车补贴热,消费冷,市场为何不买账
汽车尾气一向是被人们视为环境公害,而被视为零污染的电动汽车最近却很难再街上看见,早在3年前国家就出台鼓励电动汽车的措施,但消费者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兴趣仍然很低,记者从中国新能源汽车有关部门调研结果显示,两年来25个示范城市共推广示范车辆27432辆,其中在服务领域23032辆,私人购买4400辆,而受补贴的北京市和长春市私人购买则为零。
其实早在2010年5月国家就出台了电动汽车补贴细则,第一类为“节能车”。对不可外接充电的混合动力车型,政策会将其归入“节能车”范畴,补贴金额统一为3000元。 第二类为“插电式电动车”,即纯电动模式的插电式车,补贴金额最高5万元。 第三类为“纯电动车”,补贴金额最高6万元。
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普遍在公务用车和出租车领域,中国工业汽车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2552辆,其中11241辆为纯电动汽车,其中私人购买占的比重较少。
数据显示电动汽车的破冰之旅并未消融,政府大张旗鼓的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为何电动汽车市场遇冷,据中国汽车协会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2552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2791辆。与规划的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及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关注度很低,鲜有人问津。
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对电池续航能力心存担忧,二是价格比常规燃油车贵了50%.
此外,充电设施配套不够,更进一步削弱了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上海市民曾先生说,只要充电设施的密度能够达到加油站的十分之一,他会毫不犹豫的购买。
因此,只能先从公共交通用车、公务用车入手,推进新能源汽车上路,卖到老百姓手里,这正是当下最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