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无人物流车赛道,谁是第一个IPO?

  • 原创
  • 2025-08-29 17:40
  • 来源:电车资源 陈悦琳

摘要:当前比评估技术参数更为重要的,是企业交付与商业化的兑现能力。

没有人能想到,三年前还属于“纯概念”的无人物流车行业,在今年会接到一波又一波“泼天的富贵”,以惊人的速度冲向规模商用临界点。

2月,新石器无人车完成10亿元C+轮融资,据统计其6年6轮融资超20亿元;4月,九识智能宣布完成1亿美元B3轮融资交割,当前以30亿元融资总额领跑;8月,白犀牛宣布完成B+轮融资,至此B轮总融资金额已近5亿元。

实际上,资本对无人物流车的偏爱从去年数据就可以看到:据运联智库数据,2024年我国物流行业智能驾驶领域已占融资总额的36%,且每笔融资均超过亿元。

20250829173747984130498.jpg

一位关注智能驾驶的投资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资本对L4物流项目的考察,重点围绕“是否已有真实落地项目”“是否绑定了具备运营能力的场景客户”“系统是否可复用并具备成本优化路径”这三个维度。可以看到,当前比评估技术参数更为重要的,是企业交付与商业化的兑现能力。

而这一能力也成为IPO的候选资格。

用里程和产能说话

落地规模和应用深度,最直接体现了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商业进展。

截至今年5月底,九识无人车在全国200多座城市进行常态化运营,累计交付5000台无人物流车,总里程超过2000万公里。8月还在汕头落地了广东省首个集生产、运营、销售于一体的市域级项目,汕头坐拥的政策、资源和市场三重优势将为九识提供一个完整的“样板间”,为其在全国范围的规模化扩张提供了关键支点。

20250829173817465175853.jpg

同样冲击万台目标的新石器也不甘示弱。截至7月底,其无人车已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280多个城市部署,累计数量突破7500辆,L4级自动驾驶里程超4200万公里。2019年建成的全球首个L4级无人车智造基地,采用柔性生产线,平均每10分钟下线一辆,同样为新石器的快速规模化交付提供了强大支撑。

在绝对数量上,白犀牛虽然比不过前两家,但也在穷追猛赶。目前,白犀牛活跃车辆从2024年底的近百台快速增长至当前的千台规模,覆盖全国超过100座城市。

当头部客户成为护城河

与行业头部客户深度绑定,不仅意味着稳定的订单,更是技术实用性和商业潜力的重要背书。

九识智能创始人孔旗曾表示,自动驾驶必须回答“赚谁的钱?”“客户是谁?”“客户为什么买单?”这三个基本问题。

落到现实,九识智能聚焦的末端场景,已从此前率先突破的快递接驳拓展至如今的商超零售、社区团购、生鲜、医药、冷链等多行业,深度服务中国邮政、通达系、国药器械、佳通轮胎、爸爸糖等多场景行业客户及其生态合作伙伴。

在绑定头部物流客户方面,新石器表现突出。它自称是顺丰、京东、中国邮政在无人车领域的最大供应商,占这三家企业无人配送车订单的份额超90%,同时占通达系和极兔速递等平台无人配送车订单的份额超70%。     

快递场景之外,新石器也拓展了新的应用生态。今年7月,新石器与滴滴出行旗下的滴滴送货达成合作,开始探索即时调度物流市场。

白犀牛同样服务于顺丰、中通、极兔、中国邮政等头部物流企业。顺丰作为老股东,在一年内连续三次投资,这种深度资本联动无疑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场景支持和商业信任。4月白犀牛还官宣与饿了么合作开启校园无人配送“百校计划”,走向特定场景下的深化拓展。

20250829173846232969389.jpg

一毛钱也能成为分水岭

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离不开技术的可复用性、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清晰的优化路径。

通过推出售价低至19800元的E6车型和灵活的FSD月度订阅服务(低至1800元/月),九识智能大幅降低了使用门槛。每月帮助客户平均降低66%的运营成本的案例,展现了显著的成本优化效果。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新石器被点名表扬——其成本控制能力显著,产品成本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1/10。

20250829173907129347766.jpg

新石器创始人余恩源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进一步指出,其硬件配置成本比同行低40%到50%,并强调“到了一万台之后,我们会继续往下压”,凸显出持续优化成本的明确路径。

成本控制的价值最终仍需通过商业化运营来验证。例如在武汉,一名快递加盟商通过引入白犀牛无人车,成功将单票配送成本从0.2元降至0.1元,直观体现出无人车在真实场景中带来的经济效益。

为进一步巩固这种成本与性能优势,白犀牛在近期完成的融资中,也明确将资金用于车规级产品研发、AI技术迭代和商业场景拓展,为其持续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注入强劲动力。

谁先撞线IPO

在无人物流车的激烈赛道上,下一个IPO的角逐已日益清晰。基于技术实力、商业化进展与资本支持的多维评估,最具冲线实力的候选人大概率将在九识与新石器之间诞生。

凭借“城市开放道路+高快速路”的广阔赛道布局,九识智能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想象力。该公司不仅绑定了鼎晖百孚、蓝湖资本、某头部美元基金及某大型上市公司等多家战略股东,抗周期能力强劲,更持续获取明确的商业化订单,IPO前景被广泛看好。

新石器则以其早期布局与广泛落地能力占据先机,车辆运营规模持续领跑行业。在完成C+轮融资后,其估值已逼近独角兽级别,冲击港股或科创板的实力不容小觑。

而在双强争霸的格局之外,白犀牛正成为一匹不可忽视的黑马。尽管当前规模仍处于追赶状态,但顺丰这一强力背书,显示着产业资本的深度认可。聚焦于末端配送这一细分场景,使其有效降低技术复杂度,加速商业化验证和落地进程。

20250829174026329634478.jpg

然而,奔赴IPO的道路仍布满挑战。

技术层面,被视为“通向自动驾驶的关键跳板”的VLA多模态模型正成为新焦点,谁能率先规模化使用无疑有更多优势;政策层面,尽管全国已有超100个城市开放无人驾驶路权,但统一规范的缺失仍是行业共同的“天花板”;此外,知识产权纠纷也可能成为企业IPO进程中的潜在风险。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无人驾驶物流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634亿元,约为2025年的5.4倍。当前,中国城配物流车存量超过1500万辆,无人物流车的替代空间巨大。

在这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竞赛中,无人物流车依然是最有希望率先撞线的选手。只是,哪家无人车整车制造方案企业能拿下第一个IPO,还有待时间验证。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 500

电车资源2025年活动排期
相关车型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闭
东风俊风纯电动物流车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