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持续推动下,砂石骨料、市政工程建设领域批量应用新能源重卡运输已是大势所趋。新能源自卸车凭借“零排放”和低噪音的双重优势,为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结构升级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新能源自卸车(简称自卸车,含自卸式垃圾车,下同)已成为新能源重卡的第二大细分市场,应用规模不断扩大。那么,在2024年,新能源自卸车的销量情况表现如何?请看绿色重卡为您带来的数据分析。
【按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和挂车分类》标准,以N3为车型分类标准,符合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规定,本文新能源重卡仅指整车总质量≥12000kg的纯电动重卡、燃料电池重卡、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重卡车辆,包含牵引车(含半挂牵引车)、自卸车(含自卸式垃圾车)、载货车、搅拌车、专用车(环卫类与工程类等)等,不包含底盘、军车、出口车辆】
全年销13112辆 四季度实现三连涨
据绿色重卡统计,2024年1-12月,新能源重卡共销售82723辆,同比增长139.36%,渗透率达13.74%。其中,新能源自卸车销售13112辆(2023年1-12月实销6626辆),同比增长97.89%,占据15.85%的市场份额。
观察单月数据,2024年新能源自卸车的销量波动较为明显。绿色重卡猜测,新能源自卸车多用于城市建设、工程作业等领域,这些领域的项目进展和季节性需求变化可能对销量产生直接影响。
不过,在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新能源自卸车保持连续增长趋势,为全年销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一趋势显示出新能源自卸车市场的强劲动力和良好发展态势。
1-12月销售的新能源自卸车共有4种补能类型。纯电动(不含换电)车型共销7656辆,占比58.39%,为自卸车第一大补能车型。
其中,12月份销售的纯电动(不含换电)自卸车为989辆,占当月自卸车总销量的65.41%。
12月同、环比双增长 徐工夺冠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各大重卡车企纷纷加快在新能源自卸车市场布局的步伐。绿色重卡数据显示,在2024年12月,共有25家车企销售新能源自卸车,当月销量为1512辆(2023年12月实销1230辆),同比增长22.93%,环比增长18.77%。
12月,新能源自卸车销量冠军企业是徐工集团,销409辆,占比27.05%;销量亚军企业是三一集团,销323辆,占比21.36%。销量季军企业是中国重汽集团,销234辆,占比15.48%。
前三企业的总销量为966辆,占当月总销量的63.89%,瓜分了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
12月,TOP10 企业中有8家车企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1家企业为纯增长。
头部新能源重卡企业销量基本实现正增长,反映市场对新能源自卸车的接受程度提升。同时,企业的增长速度跨度较大,反映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1-12月销13112辆 前三甲销量均超2千
绿色重卡数据显示,1-12月,共有41家企业销售新能源自卸车,总销量为13112辆(2023年1-12月实销6626辆),同比增长97.89%。其中,TOP15企业总销量达12593辆,占全年销量的96.04%。
1-12月,新能源自卸车销量冠军企业是徐工集团,销2652辆,占比20.23%;亚军企业是三一集团,销2473辆,占比18.86%;季军企业是中国重汽集团,销2011辆,占比15.34%。
前三甲企业的销量均突破两千,其总销量达7136辆,占比54.42,头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见一斑。
2024年,新能源自卸车销量TOP15企业中共有13家企业实现同比正增长,2家企业同比下滑。
其中,北汽福田汽车增幅最大,为587.50%;东风柳汽的涨幅也高达575.00%,体现出其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开拓方面的不断努力。
省份市场分析:河北省夺冠
1-12月新能源自卸车共在31个省份(含直辖市、自治区 )有销量,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了1个。其中,销量超过100辆的省份共23个,超过600辆的有7个。超过1000辆的有三个。
河北省以2613辆的销量位居第一,也是唯一一个销量超两千的省份。四川省销1812辆,位居第二;江苏省销1236辆,位居第三。
结语
在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及施工端需求下滑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自卸车销量波动幅度较大,难以像牵引车那般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要想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自卸车的推广应用,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不过,在2024年下半年,新能源自卸车在“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中的表现尚可,11、12月也保持连续增长趋势,为市场带来一丝暖意。尤其是徐工等头部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不仅在销量上取得显著成绩,更在推动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相信在2025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新能源自卸车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