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资源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4月新能源物流车TOP10电机企业依次为:汇川联合动力、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北汽福田、上海汽车集团、武汉理工通宇、四川建安工业、珠海英搏尔、陕西汉德车桥、上汽大通、奇瑞商用车。
汇川、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北汽福田占据近四成市占率,稳居头部排名,具体表现如下图:
4月电机配套榜单中,汇川联合动力实现4连冠,但配套量同比下降15.3%。虽然汇川和上汽是4月新能源物流车电机装机量TOP10榜单中出现同比下滑的企业,但汇川仍旧以11421台配套量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其他上榜电机品牌保持不同幅度的同比增长。
主机厂高度自供化,第三方企业客户分散化
具体来看,4月份新能源物流车TOP10主机厂企业配套量及占比中,远程商用车、北汽福田、上汽占了较大的份额。目前来看,三家主机厂已经开始配套自有品牌的电机,未来极有可能形成技术壁垒和成本优势的闭环生态。
汇川客户涵盖奇瑞、东风、鑫源、长安跨越等,但“其他”占比30.8%,对于中小客户的依赖不容小觑;武汉理工通宇客户分散,无较大权重客户,客户分散化不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面对市场冲击应对能力也会被削弱,需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主机厂品牌全面崛起,第三方品牌承压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此次TOP10榜单中,主机厂以24409辆的配套量、52%的占比明显领先第三方22164的配套量。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北汽福田、上海汽车集团等主机厂装机量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汇川联合动力虽仍居榜首,但受主机厂自研冲击明显。
预计在未来的走向中,TOP5中主机厂品牌占比或进一步扩大,第三方电机企业要主动出击,在加强和头部主机厂合作,稳住市场大盘的同时需向细分领域转型。
结语
2025年新能源物流车电机市场在政策驱动与技术革新中迎来结构性变革,政策上,“双碳”目标和地方补贴持续发力;技术上,高压平台与氢燃料系统快速迭代,推动行业向高效、清洁方向升级。未来市场将更趋集中,主机厂凭借主导地位持续扩张,第三方企业则需通过创新技术与核心客户深度绑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