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
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涉及商用车的内容包括: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城市货运配送等领域应用,推动国四及以下标准营运车辆淘汰更新,因地制宜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卡车)规模化应用,发展零排放货运 。推广使用新能源邮政快递配送车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无人机、无人车等推广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修订热扩散测试,进一步明确待测电池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整车测试条件,技术要求从此前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等,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等;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等。
上海浦东新区:2025年完成公共(含专用)充电桩指标2600个
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到,继续推进新能源车辆更新。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圾车等油改电、油改氢。加快绿色低碳交通建设。大力推进公交场站等交通领域的光伏建设,继续加快新建公共充电桩,完成公共(含专用)充电桩指标2600个。持续开展绿色低碳出行月活动。
2、市场趋势
福建商用车一季度累计出口19.2亿元
今年一季度,福建共出口各类汽车35.3亿元,同比增长11%,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商用车出口表现尤为突出,一季度累计出口19.2亿元,同比增长66.7%,占同期福建汽车出口总值超五成。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外贸“新三样”产品之一的电动汽车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共出口15亿元,连续14个季度保持增长,同比增长23.8%,占比42.5%,显示出福建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从市场分布来看,一季度,福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汽车32.1亿元,同比增长26.2%,占同期福建汽车出口总值的90.9%。其中,对阿联酋、沙特阿拉伯、越南等国家出口激增,分别出口7.8亿元、3.8亿元、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1%、1倍、3倍。
商用车三大首发!
在4月23日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卡尔动力成功举行未来运输机器人战略发布会。发布会上,卡尔动力推出全球首款未来运输机器人KargoBotSpace,可使单车运输毛利提升5倍。同时实现三大行业首发:商用车首发禾赛科技超高清激光雷达AT1440、商用车首发地平线性能旗舰版计算方案征程6P、首个接入宁德时代全国骐骥底盘换电网络;此次,卡尔动力首次全面展示以开源、通用为核心的未来运输机器人战略,采用通用平台打造适配全运输行业、全场景、多样化运输需求的运输机器人,并公布基于KargoBot Space的大宗货运和快递快运车型于2027年量产,首款定价25万元+5万元服务费/年,让每个司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机器人车队。
3月天然气重卡环涨22%
3月,天然气重卡市场下滑26%,低于重卡行业降幅,未迎来“金三”行情。据交强险数据(不含出口和军品)显示, 2025年3月,国内天然气重卡销售2.2万辆,环比上月增长22%,同比下滑26%,未现“金三”旺季;前3月,国内天然气重卡累销4.7万辆,同比累计微增4%。
二、企业动态
博世与远程战略合作升级
4月25日,博世商用车集团与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围绕醇氢电动技术研发、核心系统集成及全球化市场布局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构建覆盖“清洁能源开发-醇氢电动技术创新-全平台车型适配”的醇氢电动生态体系。
中国重汽与丰田签署协议
4 月 25 日,中国重汽与丰田汽车在日本名古屋丰田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合开发的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已批量交付市场应用。未来,双方将在氢燃料商用车合作研发、示范运营、推广应用、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建立更广泛的合作。
陕汽重卡全自主新能源“智汇”系列产品发布
2025年4月24日,陕重汽&潍柴动力&汉德车桥联合举办的“黄金动力,智汇领航”全自主新能源品牌发布仪式于山东烟台盛大启幕。作为中国商用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汉德车桥携行业首款“800V+碳化硅”高效电驱桥及多款创新产品重磅亮相,以“智造”实力赋能新能源重卡动力革命,为行业树立了高效、低碳、智能化的新标杆。
华为发布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级超充
4月22日,华为发布了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快充解决方案。该方案峰值功率达1.5兆瓦,每分钟可补能20度电,最大充电电流高达2400安培(可稳定输出15分钟),仅需15分钟就能让300度的电池包完成满电循环,补能效率较传统快充桩提升了近4倍。
(本文来源于网络公开报道,侵删)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