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新能源商用车的聚光灯将会聚焦在全新一代远程超能VAN这款产品上。6月香港亮相,6月底在上饶正式上市,7月南充投产下线,以及接下来全国各区域上市,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对这款产品拥有绝对的爆款自信,坚信全新一代超能VAN,将以技术穿透场景、以生态重构价值,为城配物流领域注入颠覆性力量。
回顾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发展的这十年,从技术积累到爆发,一款又一款的“销冠”产品在城配市场刷新大家对新能源物流产品的认知。其实,当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一直想打造一款真正理解城配物流痛点的产品并改写行业标准。
续航、场景、成本三大难题,全新一代的远程星享V7E分别给出了它的解决方案。
技术,从结构重构到效率跃升
续航问题是新能源汽车长期存在的痛点,尤其是工具属性的商用车、物流车。而且续航问题的技术层面主要就是核心三电。三电深度融合、场景化智能控制以及超充生态突破则是远程在技术上给出的技术答案。
通过三电结构集成一体化与热管理一体化设计,消除传统系统冗余,实现能量效率最大化。搭载的51.4kWh玄武电池达成375公里CLTC续航,配合行业最低13.8kWh/100km电耗,续航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
AI能效管家基于30万+用户数据,实现载荷自适应动力切换,优化高频启停场景;多模式能量回收系统突破传统制动限制,滑行回收兼顾货物安全与能量利用效率。
2C液冷超充技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2小时,-20℃~60℃宽温域快充打破气候限制。超充的意义在于不必每次都把电量补满,而是快速补电满足长续航的需求能节省下大量时间,从而提升日均运营时间。
空间、效率与体验的范式升级
以往用户、司机对于产品在运营场景中,最关心的是装载能力,而随着用户、司机年轻化,人本化以及智能化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
7.5m³货厢容积(同级最大)+1100mm双侧滑门(行业最宽),支持标准托盘进出;500mm超低货台配合270°磁吸尾门,装卸效率提升30%。1.5吨额定载重能力,较同级多出350kg运力。
驾驶舱左右贯通式布局可变身卧铺;5.8m转弯半径实现两车道一把调头;方向盘加热、座椅通风等乘用车级配置,重新定义商用车舒适标准。
Speech AI语音大模型响应速度0.5秒,支持1000+语音指令;12.3寸智慧大屏+7寸液晶仪表构建数字化座舱,OTA升级确保功能持续迭代。
生态体系,从工具供应商到价值共创者
从客户的角度可以谈价值,尤其是运营商,但是对个人司机而言,成本却是重点。每一分的成本对于用户司机而言都很重要。购车成本、租赁成本、维保成本、以及安全问题,涉及到的就是生态体系。
远程星享V7E采用1500MPa笼式车身+双气囊配置,电池通过2-4倍国标测试;基于160万+次主动干预的云控平台,实现出险频度降低20%、赔付率下降30%。
玄武电池10年/80万公里质保(容量保持率>80%),电机电控8年/40万公里质保,彻底消除用户后顾之忧。
远程推出"销售+保值购+易租购+车电分离+无忧租"五位一体解决方案。其中"易租购"模式通过保证金制度实现"租易同权",降低从业门槛50%以上。
另外与货运平台联合开发定制版车型,针对平台运单特性优化续航算法、装卸动线设计,实现人-车-平台效率协同最大化。
三大行业趋势或将颠覆以往定义
新能源汽车这几年经常会出现2.0时代、3.0时代,城配物流行业亦如此,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会给行业带来巨大的改变。当下远程已经给出了三个发展趋势,技术集成化、软件定义化、生态服务化。
三电一体化设计成为能效竞争核心,热管理、轻量化、低风阻(0.27Cd)构成技术护城河;AI大模型+云端数据赋能车辆进化,OTA升级使商用车具备持续进化能力;从"卖车"转向"运力服务",车电分离、金融租赁等模式重构产业价值链。
当城配物流行业站在降本增效的关键节点,远程星享V7E通过技术穿透、场景适配和生态重构,不仅解构了传统运营逻辑,更搭建起用户创富的新基建。其展现的不仅是产品力突破,更是对"新能源商用车价值本质"的重新诠释——最好的产品,永远是让用户赚钱的工具,而非成本负担。这场由技术驱动的行业变革,正在书写城配物流效率革命的新篇章。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