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砂石骨料、市政工程建设领域批量应用新能源重卡运输已是大势所趋。新能源自卸车凭借“零排放”和低噪音的双重优势,为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结构升级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新能源自卸车(简称自卸车,含自卸式垃圾车,下同)已成为新能源重卡的第二大细分市场,应用规模不断扩大。那么,在8月,新能源自卸车的销量情况表现如何?请看绿色重卡为您带来的数据分析。
【按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和挂车分类》标准,以N3为车型分类标准,符合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规定,本文新能源重卡仅指整车总质量≥12000kg的纯电动重卡、燃料电池重卡、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重卡车辆,包含牵引车(含半挂牵引车)、自卸车(含自卸式垃圾车)、载货车、搅拌车、专用车(环卫类与工程类等)等,不包含底盘、军车、出口车辆】
月销量波动大 八月跌至一千辆以下
据绿色重卡统计,2024年1-8月,新能源重卡共销售41010辆,同比增长142.38%。其中,新能源自卸车销售8155辆(2023年1-8月实销3427辆),同比增长137.96%,占据20%的市场份额。
从单月数据来看,新能源自卸车前8个月的销量浮动较大。在6月以1516辆的成绩创历史月销量新高后,7、8月销量环比连续下滑,8月更是跌至一千辆以下。
1-8月销售的新能源自卸车共有4种补能类型。其中,纯电动(不含换电)车型共销4719辆,占比57.87%,为自卸车第一大补能车型。
8月份销售的纯电动(不含换电)自卸车为509辆,占当月自卸车总销量的57.32%。
8月共销888辆 三一夺冠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各大重卡车企纷纷加快在新能源自卸车市场布局的步伐。绿色重卡数据显示,在2024年8月,共有23家车企销售新能源自卸车,当月销量为888辆(2023年8月实销435辆),同比增长104.14%,环比下降29.69%。
8月,新能源自卸车销量冠军企业是三一集团,销245辆,占比27.59%;销量亚军企业是徐工集团,销119辆,占比13.40%。销量季军企业是中国重汽集团,销99辆,占比11.15%。
前三企业的总销量为463辆,占当月总销量的52.14%,瓜分了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
8月,TOP10企业均呈现正增长态势,其中,中国一汽集团涨幅最大,达到733.33%,东风汽车实现纯增长。
传统重卡车企强者表现出如此迅猛的增长势头,进一步加剧新能源自卸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
1-8月:三一、徐工争冠 重汽第三
前八月,共有40家企业销售新能源自卸车,总销量为8155辆(2023年1-8月实销3427辆),同比增长137.96%。
其中,销量超过100辆的企业有13家,超过500辆的有6家,超过1000辆的有3家。
1-8月,新能源自卸车销量冠军企业是三一集团,销1451辆,占比17.79%;亚军企业是徐工集团,销1433辆,仅比三一集团少18辆,占比17.57%;季军企业是中国重汽集团,销1303辆,占比15.98%。
除前三甲以外,其他车企的销量均未能突破一千辆,头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见一斑。
前八月,新能源自卸车销量TOP15企业中,有一家车企同比出现下降。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涨幅最大,达到12400%,东风柳汽的涨幅也高达6500%。
省份市场分析:河北销量第一 四川第二
1-8月新能源自卸车共在31个省份(含直辖市、自治区 )有销量,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了3个。
其中,销量超过100辆的省份共18个,超过500辆的有4个。
河北省以1973辆的销量位居第一;四川省则销1412辆,位居第二。二者占据了全国41.51%的市场份额。
1-8月销量超过1000的省份也仅有这两个,与其后的省份产生了明显的数据断层。
结语
由于市场需求的疲软态势,加之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以及施工端需求的下滑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新能源自卸车的销量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这种情况表明,要想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自卸车的推广应用,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尽管其市场渗透率正在逐步提升,但这一过程仍然处于相对初期阶段,尚未达到广泛普及的程度。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