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美国拜登政府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按照白宫官网,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对我国电动汽车增加关税。此前,美国针对进口电动车实行的关税是2.5%,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政府便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了25%的关税,而此次拜登政府直接将其翻了4倍。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24年一季度我国卡车累计出口16.2万辆,同比小增3%,其中纯电动卡车出口仅6149辆,占比3.8%,同比下降55.4%。美国此次对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无疑为我国电动重卡的出海之路增添了又一难关。
大势所趋,电动重卡出海已成必然
尽管出海的风险逐级增加,但这并未抑制重卡车企的出海步伐。当前,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迫切且艰巨,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仍存在巨大绿色产能缺口,需要世界各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努力。中国新能源重卡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对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要求的主动回应,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同时,当前国内、国际市场的表现更是推动电动重卡出海的直接因素。
1)国内市场需求放缓
当前,我国货运行业不景气,运价持续降低,呈现“车多货少”的局面,国内重卡市场整体终端需求持续放缓,如果不出海,就无法实现规模效应。
另外,越来越多老牌重卡企业纷纷入局研发新能源重卡,DeepWay、零一、苇渡等新兴势力也登上舞台,电动重卡的市场渗透率逐渐加速的同时,各个车企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且目前中国重卡出口以燃油车型为主,电动重卡出口仍处于初期。面对卷不动的国内市场,重卡车企将目光投到正在持续增长的海外市场,抓住时机加速布局,或许能找更广阔的出路。

2)海外市场前景广阔
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带动沿线亚太地区国家基建需求提升,加之海外市场前期积压的刚性需求大量释放,有力推动我国重卡出口销量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技术与国外差距逐步缩小,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在主要指标方面,国产电动重卡没有明显的短板。与海外头部品牌的重卡相比,中国重卡的性价比优势越发突出,能够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且这些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对重卡的需求高,进口限制也少。
与此同时,国内自主品牌重卡企业“出海”的深度和广度都在进一步扩大,供应链和海外服务网络的布局持续完善。海外发展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贸易模式、部分KD模式改为直接投资模式,车辆可以在所投资的工厂直接量产,实现属地营销策略,推高电动重卡出口数量。

积极扩张,中国自主品牌走向世界
随着全球重卡新能源渗透率加快,国内越来越多重卡企业将海外市场视为重要的增长机会,加速海外布局速度,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在海外市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近日,“福田汽车与泰国NPS集团200辆电动换电重卡下线仪式”在北京超级卡车体验中心举行。据悉,本次合作是目前全球最大电动换电重卡出口订单,彰显出福田汽车在国际化进程中更上一层楼。
作为一家纯正向研发的新能源智能重卡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新能源重卡领域的新势力,苇渡科技正在积极开拓全球市场,于今年4月在欧洲展开路测,并将在比利时设立总厂;5月,将在美国进行展示+路测,已有数千台的首批客户采购订单。此外,苇渡科技将加速全球供应链的布局以及欧美生产能力的建设。

今年年初,青山集团旗下青拓重工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具备双模式换电功能的纯电动矿用重卡,启程前往印度尼西亚青山控股生产基地。继2023年11月首批十台新能源矿用重卡出口订单后,这已经是青拓重工第二次走向海外市场。

此外,在印尼雅加达,启源芯动力、陕汽集团和青山控股集团,举行了绿运联盟签约仪式。未来,这几家企业将携手出海,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绿色共建,用低碳、高效、智慧的绿电交通解决方案,为全球更多的城市与产业发展赋能,共享绿色经济盛宴。
徐工集团、宇通集团、比亚迪、上汽红岩等多家车企,近年来也大力推动电动重卡走向海外。
结语
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中国新能源重卡在应用规模及技术领先性上占据优势,正是推动全球低碳转型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但从欧盟对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到如今美国政府的加征关税,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加剧了中国电动重卡走出去的难度。
不过,无论是海外市场的需求,还是车企自身发展的必要,中国电动重卡出口已是必然趋势。相信在未来,更多车企将乘风破浪、突破难关,推动中国电动重卡进入“新航海时代”。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