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月1日起至2027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减半征收。2023年6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确立了这一新规。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对于乘用车设置了减免上限(每辆不超过3万元),但对新能源商用车(如物流车、卡车等)并未设定类似的减免上限。这意味着,在2024-2025年的免税窗口期内,符合标准的商用车型可享受全额购置税免除。那么,一辆符合《公告》要求减免税标准的新能源4米2轻卡,价值15万元,按照传统燃油车10%的购置税计算,应该缴纳的金额为1.5万元。在减免政策下,这笔费用可以不用支付。而在2026年-2027年,则需要支付7500元的购置税。
然而,时间飞逝,2025年已过半程。对于新能源商用车的潜在购买者——尤其是物流、运输企业而言,这份宝贵的“免税红利”仅剩最后半年。政策切换的脚步声日益临近,随之而来的成本压力不容小觑。尽管近年来各大车企持续努力降低车辆制造成本,提升新能源商用车的经济性,但对于动辄十几万、数十万的车价而言,购置税依然是一笔相当不菲的支出。
政策阶梯退出:全系车型购置税跃升
选取市场主流车型进行大概估算,我们直观地感受到2026年政策切换后购置税成本的跃升:
首先,从面系来看,微面车型市场售价大概在6万元起。按照10%的税率来算,其本应该缴6000元以上的购置税费用,2024年-2025年全免政策购置税为0元;而2026年起,则需要缴纳3000元以上的费用。中面车型市场售价大概7万元起售,2026年起,需要缴纳3500元以上的购置税费用;大面车型市场售价大概8万元起售,2026年起需要缴纳4000元以上的购置税费用。
从卡系来看,微卡市场售价大概为10万元以上,2026年起需要缴纳5000元以上的购置税费用;小卡车型市场售价大概为10万元起售,2026年起需要缴纳5000万元购置税费用;轻卡车型市场售价在15万元以上,2026年起需要缴纳7500元以上的购置税费用。重卡车型则普遍在40万元以上,其购置税费用按照10%的比例为4万元以上,2026年起则需要缴纳2万元以上的购置税。
从以上细分车型的计算可以看出,购置税政策的调整对不同车型的购车成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需要批量采购车辆的运营商来说,这种影响更为巨大。
运营商购车总成本增幅显著
假设一个运营商需要购买50台物流车(不含重卡),在2026年购买的话,由于购置税的减半征收,成本会提高在15万元- 37.5万元左右。这个成本增幅对于运营商的资金规划和运营成本控制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重卡的情况则更为严峻,如果一个运营商需要采购20辆重卡,那么2026年购买将会比2025年购买的成本增加40万元以上,这相当于一辆重卡的费用。如此巨大的成本差异,可能会让不少运营商在购车计划上重新考量。
因此,对于新能源商用车的终端用户,特别是拥有规模化车队的运营商来说,2026年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实施,无疑将带来显著的成本上升压力。从微面到大面,从轻卡到重卡,全系车型的购置税支出都将从“零”或“极低”状态跃升至数千乃至数万元级别,在批量采购的规模效应下,总成本增幅更加惊人。
当前,距离2024-2025年全额免税政策的截止(2025年12月31日)仅剩约半年时间。这半年,是新能源商用车潜在买家锁定“零购置税”成本优势的最后黄金窗口期。对于有明确购车或车队更新计划的企业而言,充分评估政策切换带来的财务影响,尽早规划购车策略,利用好最后的免税红利,是应对2026年成本拐点、优化运营效益的关键一步。
结语
政策切换在即,2026年起购置税成本将跃升数千至数万元/台,批量采购总成本增幅更为显著。面对迫近的成本拐点,物流及运输企业为锁定“零税红利”,势必加速购车决策,叠加车企年末冲量促销,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有望在2025年底迎来强劲的“抢装潮”。购车需求前置化,将成为下半年行业的关键趋势。
地点:中国·贵州
地点:待定
地点:哈尔滨
地点: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