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1上海车展观感:消费需求成车市原动力

  • 2011-04-27 00:00
  • 来源:

摘要:2011上海车展观感:消费需求成车市原动力

曾经,中国车市的新车是国外市场换代下来的产品。

曾经,中国的马路上充斥着完全由外方提供设计的车型。

曾经,就在2007年上海车展上,外媒评论称“上海车展缺乏中国元素”。

这一切,虽然历历在目,但已是过往云烟。如今,中国车市的强劲需求,已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原动力。从某种意义而言,手握现金的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影响者,他们的购车倾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国际汽车巨头的开发方向。这一切,在本次上海车展上,已经非常明显了。

中国需求成车市风向标

中国有句俗话:“店大欺客。”在中国车市刚刚起步的时期,用这个词来形容当时车市的情景并不为过。不管是以进口形式引入中国销售的车型,还是以合资的形式在中国量产的车型,其车型本身都不是当时最先进的。换句话说,蹒跚学步的中国车市,并没被国外汽车巨头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拿几款还能说得过去的车型,就足以应付这个新兴的市场。

然而,如今中国车市的进化速度也许连最疯狂的赌徒都为之惊讶。蝉联世界车市销量冠军,使得尚处于金融危机恢复期的国外汽车巨头对中国车市刮目相看。换句话说,来自中国的销量,给世界汽车行业打了针强心剂。

于是,中国车市在国际汽车巨头的全球战略中的位置直线蹿升,中国消费者也成为这些车企的座上宾。地位的改变,最直观的就是以中国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设计和产品研发方向的转变。从本届上海车展就可以看出,以往仅仅是加长轴距的做法已经很难满足日益挑剔的中国消费者,更多的国际品牌已经开始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做。

比如,沃尔沃在本次车展上展示的“天地”概念车,并非像以往国外汽车品牌那样仅仅是将概念车作为展示设计理念的工具。此番沃尔沃带来这款概念车,目的是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消费者对这款车型的评价,然后沃尔沃会根据中国市场的反映来确定是否量产此车型。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宝马在此次上海车展期间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5系车型。中国市场的用车特点和习惯,促使宝马为中国市场定制了这款插电式的混动车型。

车企重视消费体验

除了产品本身的设计与特点更加迎合中国市场的口味之外,中国车市地位提升的另一佐证就是车企更加重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所谓消费体验,就是指消费者在购车时,及售后用车过程中的感受。在国内车市兴起之处,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国内自主品牌,大家都把注意力专注在产品本身,而对于消费体验环节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即使是一些国际豪华品牌,都有因没有足够重视消费体验环节而在这方面有吃亏的先例。如今,随着中国车市地位的提升,各车企愈发重视车市的口碑效应,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环节便愈发重视。

本次上海车展上,多名车企高层在接受采访时均提到要在中国市场重视消费体验环节。而如丰田、本田及日产等日系车企高层则明确指出消费体验环节的执行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成败。看来,在各新车争奇斗艳,设计与技术推陈出新的“正面战场”背后,消费体验这个隐形的战场也将战火重燃。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 500

3.7GWh!轻卡贡献46%,国轩/亿纬/中航三强之争胶着|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

8月份,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3.7GWh,环比增长14.3%
关键字: 动力电坚持 装车量
2025-09-19

399批新车公示|98款物流新车 福田主推大面 一汽上7款小卡

公示中共含新能源商用车车型428款(含底盘),其中重卡车型166款、物流车98款、其他专用车95款、客车(含房车)69款。
关键字: 热点
2025-09-12

8月车企商用车产销:车企们的不同 “夏天”

上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全球化布局持续领跑,北汽福田在商用车细分市场精准发力。与此同时,东风、江淮等车企正面临转型阵痛,商用车升级与新能源突破成为共同课题。
关键字: 热点 产量
2025-09-11

6.6万辆!8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58.6%,渗透率27.6%

8月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6.6万辆,同比增长58.6%,渗透率27.6%;1-8月国内销量48.1万辆,同比增长59%,渗透率23%。
关键字: 中汽协 8月销量
2025-09-11
电车资源2025年活动排期
相关车型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闭
东风俊风纯电动物流车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