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电车资源栏目: 商用车 乘用车

新能源汽车骗补之风何以至此? 政府监管去了哪里?

  • 2016-04-22 18:05
  •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岳绍雪

摘要:政策补贴从开始到现在,到底有多少行业出现了骗补?而这些骗补的企业们,究竟有多少被严肃处理?又有多少骗补企业还在继续荼毒其他行业?而为什么至今依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能够普及到各行各业的监管制度?

2010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补贴政策在让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时,催生了一些依据财政补贴而设计的“商业模式”。

骗补现象出现早期,笔者一直认为,对车企来说,补贴的退热是可以预期的,长远发展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又有几个车企只为骗取补贴自掘坟墓呢?

但这样的认知纯粹是一厢情愿的误解而已,就笔者所知,目前有骗补行为和骗补嫌疑的车企不乏大型企业。那么这些发展良好、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企业,为什么还要去骗补呢?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能又去了哪里?

政策补贴是一种商业模式吗?

文章开始提到,补贴政策在让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时,催生了一些依据财政补贴而设计的“商业模式”。那么政策补贴是不是商业模式呢?

此前与一位高管探讨某一解决方案的商业运作时,发现该解决方案的成本短期内远远高于收益,甚至在未来也不可能回本。笔者质疑其不存在商业化的可能时,对方表示:补贴政策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在市场推广与产业发展之初,由于生产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导致市场销量比较低,企业无法降低生产成本并形成规模量产,此时通过财政补贴支撑,可以帮助行业快速走向产业化运行轨道。不过,政策补贴的存在意义是在于推动产业发展,而不是让企业通过不当的手段获取利益,一个企业如果在政策补贴之后不思进取躺在政策上吃红利,那么将严重破坏行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更大的祸端,是其运作的过程及其结果,直接损害着社会的整体利益,政策补贴也是绝对无法长期持续下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补贴政策上,要划定种种技术条件和质量标准的原因。其实法律或者道义从不阻止一个人从既有的规则和政策当中获利,禁止的是通过欺瞒手段下的不正当获利。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对于骗补企业的惩处,剔除为了骗补而粗制滥造的新能源车,避免政府资金的无谓浪费,是在保护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企业骗补缘由何在?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媒体的报道都在探究新能源汽车企业是在使用一些什么手段骗补,探其究竟不外乎几种方式:虚报推广量、左手倒右手虚假交易、代工车辆贴牌销售等。

对于企业为什么会骗取补贴,并且骗补之风如此猖獗的缘由,只有少数报道,报道大多指出,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突飞猛进,而拉动这一市场飘红的最大动力是政府的补贴,而正是高额补贴,诱使部分企业去骗补。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实在有点无妄之灾的意思,有种报道偏向:女子被强奸了,怪女子太美了。

其实,大多是部分企业太过急功近利,始终没有把心力费在做好产品上,而把大部分的力气放在了如何获得最高的利润导致的结果;不过,即便部分企业安心钻研产品,这并不妨碍企业有着乘机捞一把的心态。就像上面提到,对企业来说,政策补贴只是一种商业模式。

企业寻求更高收益的心态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但本该监督到位的政策和监管放纵了这种行径。

政府监管去了哪里?

从1月20日《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发布至今,已经过去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而核查工作组对外披露的信息,哪怕是逐步曝光的信息都委实太少。轰轰烈烈的媒体报道过后,我们可以发现, 就算是核查出问题了,然后呢?

到目前为止,被工作组曝光于媒体的企业大多不过“小鱼小虾”,除此以外,至今并未有任何行之有效的处理公开。而媒体曝光的骗补企业远远不止工作组所曝光这些,这却恰恰暴露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那就是相关部门其实应该相当清楚有哪些企业“骗补”了,难道政府核查比记者核查还要难吗?但至今都没有相关部门进行任何公开表态。当然,我们也不排除相关部门采用了某些非公开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处理,但是不是存在处理?处理方式是否合理合法?这些都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

另一方面,此事件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更值得全社会的关注:

这些骗补企业和监管部门渎职所犯下的问题,将对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严重的影响?又将在中国公众的心中,留下对政策补贴多少误解和不满?政府之财,取之于民,政府部门对公共财产去向对民众起码要有一个交代,但至今为止,民众并没有看到这样的诚意。

国内各行各业大多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政策补贴,“骗补”现象从来不曾断绝,而且远比一些西方国家明目张胆。听上去好像是国内的企业风气败坏,其实本质问题还是在政府监管之上,寄希望于企业自觉自省实在是一件很傻很天真的事儿。现代文明发展至今,在于各类条条款款的约束维护其秩序,如果道德真的能杜绝不当言行的话,还要法律干嘛?还要监管干嘛?

政策补贴从开始到现在,到底有多少行业出现了骗补?而这些骗补的企业们,究竟有多少被严肃处理?又有多少骗补企业还在继续荼毒其他行业?而为什么至今依然没有一个能够普及到各行各业的监管制度?

真正有效的监管手段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法律的改进与执行。那么标准在哪里?执行又去了何方?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 500

年销10万不是梦!新能源微面半年报 多款车型将突破去年全年销量

新能源微面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广,从原有的重点城市,到目前从重点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并逐步形成城市链互补。
关键字: 半年 新能源
2022-07-22

天齐锂业回应锂电池中锂回收:商业上还达不到大规模回收再利用

7月22日,据媒体报道,天齐锂业投资管理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在锂电池中锂回收理论上可以,在商业应用上还达不到大规模回收再利用。
关键字: 电池回收
2022-07-22

松下集团:预计2023年实现4680型圆柱电池产业化

松下集团未来将继续扩大2170型车载圆柱形电池的销售,同时对4680型进行先期市场尝试,以此来强化电池事业,预计到2023年实现产业化。
关键字: 松下 圆柱电池
2022-07-22

锁定宁德时代、LG新能源和SK On等头部企业:福特发布多项动力电池新增产能计划

为实现2023年60万辆全球电动车产能目标,福特汽车已与宁德时代、LG新能源以及SK On全球三大头部的电池供应商合作,100%锁定其所需的60GWh动力电池产能。
关键字: 宁德时代 福特
2022-07-22

工信部发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昨天(21日)在四川宜宾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
关键字: 动力电池
2022-07-22
电车资源2022年活动排期
相关车型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闭
东风俊风纯电动物流车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