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跌破15万元,LG新能源更换首席执行官。
锂电企业将进入比拼成本管控、研发能力、技术水平的阶段,新一轮行业洗牌正在路上。
汽车市场洗牌,蕴含许多新机遇。
曾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而风头无两的动力和储能电池,如今需求降温明显,洗牌态势愈演愈烈。
伴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产能阶段性过剩等问题,动力电池企业迎来挑战。
对企业而言,扩张是客观需求的支撑,但随着赛道的日渐拥挤,未来的竞争也将会日渐激烈,行业新一轮洗牌和出清也将快速到来。
80余家尾部企业将如何生存?
“降价”“内卷”成为汽车行业当下的两大热词。
TOP10城市发生大洗牌,多座城市入围TOP10,北方城市上榜数首次超过4席。
在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的今天,新能源车退役电池如何处理成为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热潮给汽车供应链带来哪些变化?又将如何影响汽车物流的发展?
看似动力电池行业迎来双向利好,但实际上却出现了加速洗牌,“库存”成为这个行业的隐痛。
一季度,TOP10份额较去年缩减6.5个百分点,多出来的份额被其他城市瓜分。
展望未来,锂电赛道仍是大有可为的黄金赛道,全产业链要努力畅通锂电产业国内大循环。
电车资源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已悄然启动“洗牌”按钮。销量数据涨跌背后的原因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