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电车资源栏目: 商用车 乘用车

重塑能源林琦: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探索

  • 2019-07-04 10:43
  • 来源:电车资源

摘要:在7月3日的“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主题峰会上,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林琦发表了题为“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探索”的主题演讲。

2019年7月1-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在海南博鳌召开,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及国际组织机构,100多家新能源整车及相关企业代表以及国内外各界嘉宾共1500余人齐聚博鳌,共襄盛会,围绕“新时代 新变革 新产业”的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凝聚共识、推动合作。电车资源作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媒体,对大会进行专题报道。

在7月3日的“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主题峰会上,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林琦发表了题为“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探索”的主题演讲。

重塑能源林琦: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探索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林琦

以下为演讲的主要内容: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产业上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在这里跟大家介绍重塑科技在过去3年时间里面对这个产业的一些思考和行动。今天我会相对聚焦一些,会把我们的整个报告内容聚焦在我们对于商业化的一些探索内容上,会讲一些实际的一些工作当中的实例。简单介绍一下,重塑科技是一个致力于氢能和燃料电池带入生活,创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一家年轻公司。

基于过去几年对产业的思考,业界同仁逐渐达成共识,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燃料电池技术在目前阶段主要在商用车,在货运领域会发挥极大优势。简单把现在以及未来几年市场细分为两块,一块是公交市场,有非常显著的特点,比如市场容量相对固定,市场会相对聚焦,能起到很好公众示范效应,相信大家在推广氢能燃料电池应用会遇到很多问题,无论在政府还是公众层面上,对于氢气安不安全,会不会带来什么隐患,会有非常多的焦虑和担忧。公交示范会逐渐解除社会各界的担忧。另外一块是在货车市场,特点也很显著,包括市场容量很大,减排效率很大,货运总量相对比较稳定。最关键的是替代性新能源技术是目前来说比较空缺的,在中长距离运输和中重载重应用场景下。

基于对市场的思考,我们重塑科技也定义了一个面向商用车的产品系列,具备环境适应性、车用震动等级,包括IP67,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技术门槛较高、相对空白的核心零部件,通过动力系统工程服务为客户OEM厂商提供服务。在过去几年里面,我们也在客车、货车这两款做得比较多,匹配了25款客车,14款货车,在乘用车也做了一些探索。

讲到探索,其实基于前面所说的,我们一直在想,一直尊重一个规律,再好、再优秀的技术一定要找到可以应用的市场,作为氢能燃料电池从业人员,我们不是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面划分,而是要开拓一个新的市场,这个市场需要探索,我觉得最重要的需要探索的,在新能源汽车一个品类,氢燃料电池在整个氢燃料电池定位是什么,如何在使用这项技术的这些用户里面带来真正的价值,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部分。

我们对于整个中国几个区域做了一些考虑,也做了一些分析,我们重塑是在上海,主要希望在长三角公路运输这个业态作为燃料电池切入点。在长三角江浙沪包邮地区,周围氢气资源比较丰富,大部分城际包括市内送货在300公里左右,上海氢能产业基础比较完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氢中重载重货运尝试作为业态切入点。我们也做了一些储备,如果要探索这样的市场,产品一定要打磨好,我们在环境适应上做了超过1.6万小时静态的实验,在关键零部件也做了4000小时的关键零部件实验,实验样车累计行驶超过12万公里,也在探索基于燃料电池基于车规行驶开发以及生命周期的规律。

面向区域小规模示范一定要进入制造领域,我们也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在广东云浮建设了第一个生产的基地,也是在探索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个生产工艺以及管理体系和制造体系的一种探索。

做了这些准备以后,我们探索业态一定要有可行的模式,这个模式也是需要探索的,我们在上海有历史悠久的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我们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打造了一个基于能源供给、研发制造、运力服务和金融这样的平台,联合产业链各种合作伙伴,在研发制造的重塑科技、东风、中通进行合作,在能源供给依托当地的AP、中石化,运力服务探索模式基于氢能源汽车运营商氢车熟路,提供给客户包括京东、申通需要运力服务的企业。希望通过氢气来源做到经济性,加氢站固点、投资固点的便利性,同时形成燃料电池规模化运营的平台。最后我们去计算或者探索现在的TCO成本怎么样,未来在哪些环境得到突破以后会怎么样,这是我们在做的一件事情

为了保证这样的示范运行,我们也建立了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专门面向燃料电池,保证商业化运行质量能够满足客户要求,第二个也是探索燃料电池一旦形成规模以后,汽车后市场比如各类保养维修、售后体系应该怎么样搭建,取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做安途,这些车主要是物流配送专用,司机会担心安全性问题包括新事物的尝试,希望他们安心在途。

除了这些保证能源供应体系,我们和合作伙伴在上海共建了加氢站。接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商业化探索上,上海在2019年1月份某一天是怎样的情况。这是2019年1月上海地图,遍布各类燃料电池汽车,每天都在给上海的老百姓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行驶大约230公里左右,服务在上海各个区域。这个地图上有卸货的动作,其中有一个点是加氢站,截止到目前,上海每天都有将近200辆左右燃料电池物流车做这样的服务。成果其实很显著,在上海地区我们投入500辆燃料电池货车,正在行驶的超过200辆,受限于加氢站的问题,仅仅200辆服务20家电商物流企业,完成5场电商也年度购物狂欢,30万件日配货量,单车运营最长超过12万公里,成为标志性项目。加氢站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截止到目前,这一个加氢站实现了24万公斤总加氢站,实现106万公斤碳减排,单日加注量达到1170kg,我们24小时加氢,最大一天1170kg。结论就是市场需求增势已经远远超过加氢站或者能源供给体系普及速度,我们也在持续往商业化方向探索,到2018年3月份,这些车在上海运行里程超过10万公里,2018年10月份达到200万公里,今年6月份累计行驶历程超过900万公里,给了产业界、资本界和政府对氢燃料电池产品可靠性的信心,也为商业模式的探索打造了很好的基础,我们也需要持续不断探索和验证产品、模式。900万公里以及每天都在增加的里程数也给燃料电池系统和零部件研发企业给予非常好的数据,让我们迭代更新产品,让它更符合产品需求。

回顾2018年数据,这是从第9周到第52周燃料电池系统的里程和故障数。平均首次故障历程在14657公里,两次平均间隔在13844,对于刚进入市场的新品来说,这个数据还算可以,但是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未来更大规模来说,样本数不够,还要持续不停探索和验证。从历程数不断增加,特别是52周,电商PK那一个月,里程是最多的,故障数比较平均。除了物流配送切入探索,我们在佛山和广东市场,在公交车也做了一些工作,佛山市截止到这个月总共310辆上牌燃料电池公交车,75辆燃料电池物流车,但是真正在行驶的车应该在100辆左右,也是受限于能源供给体系加氢站设施的问题,这100辆主要是公交车,已经实现佛山三水、禅城、南海跨区联运,累计运行超过30个月,发车趟数超过2.2万趟,载客超过90万人次。也做了一些东南亚市场探索,今年6月份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简单介绍一下上海重塑能源有限公司,2015年成立,378位伙伴,1个研发中心,2个售后服务中心,3个产业基地,1个燃料电池产品,3个SOP状态产品,3个SOP核心零部件,已经装车数量1600个。注重在核心零部件研发能力开拓,培育本土供应链,为产业化做规模储备。这个月在上海新建了研发中心会打造22个关键零部件和系统级实验室拓展研发能力,希望着眼于远点市场,以特殊场景作为轻中重的方向发展,燃料电池产业也是全球协作多领域协同产业,我们也加入北京理工大学开展校企合作,也是燃料电池分会。

这是目前不完全中国燃料电池分布数量,相信各位同仁有这样的愿景,期待道路上能够随时看到燃料电池汽车。这是第一套1000套下线仪式,希望未来有过万、成百万,能够把燃料电池事业在政企学研用努力发展事业,创造可以持续发展的未来。谢谢大家。

注:本文主要内容为现场速记,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请勿转载。

重塑能源林琦: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探索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 500

补贴退坡原材料涨价,中国新能源车还能逆市火热吗?

面对旺盛的下游需求,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影响有限,未来新能源汽车整体仍呈现稳步增长的状态。
2022-01-23

销量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有望加速增长

进入2022年,新能源汽车被寄予更多期待,500万辆成为新目标。
2022-01-23

动力电池火爆背后或临调整窗口

火热市场的背后依旧存在上游原材料供给不足、颠覆性技术研发不确定性大、研发人员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行业的良性发展。
2022-01-22

聚焦中国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 共谋2022新能源物流车生存与发展之道

如何平衡自身发展与用户需求,实现逆境重生?
2021-12-25

特斯拉车顶维权车主索赔5万提高到50万

12月24日,车顶维权女车主起诉特斯拉案开庭,庭审经历了近6个小时的激辩,该案未当庭宣判。庭审期间,双方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双方都表示将等待司法的公正判决。
关键字: 特斯拉 维权
2021-12-25
电车资源2022年活动排期
相关车型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闭
东风俊风纯电动物流车秒杀